穿越三国杨修:烽烟鼓角再争鸣

《穿越三国杨修:烽烟鼓角再争鸣》

第4章杨修声名鹊起朝中文宦相争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一边说着,杨修心中暗自得意,暗叹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我的志向,可是“愿为(wéi)天子,牧守一方!”

是你听不出来罢了,可怪不得我。

蔡邕闻言,暗道果然不是想做寻章摘句的儒者,这是要扶摇直上的节奏啊!可一想,这可是四世三公的杨家子,有此志向,也不足为奇。

“德祖有此志向,他日必然耀眼,为师心甚慰!”蔡邕赞道。

杨修眼见事成,第一次造访多有冒昧,想着家中还有事,急忙告辞,抽身回了侯府。

马车辚辚,再次颠簸着回到侯府外时,门前已聚集了上百人。

杨安现场维持着秩序,看见车马来时,远远就跑着迎了上来。

“公子,十里八乡的良匠都请来了,都在这里候着。”

杨安做事,也让杨修十分满意,短短半日之间竟能召集这么多人,虽说有侯府的招牌在,可他办事的能力还是值得称赞的。

“好,做得不错!月如,去拿支大笔,取几盒酥来。”杨修肯定了一番,随即转头对着身边的月如说道。

月如经历了刚才的事情,对自家这位公子可是佩服得紧,不但没有拜帖便进了蔡公家,几句话便拜师蔡邕,真是厉害。

当下不敢耽搁,连忙小跑着进府拿了一支大笔就交到杨修手里。

杨修穿过众人来到大门前,对着在场的工匠振声说道,

“德祖感激众位前辈前来,只因我家大门需要改造一番。”

说着,便提笔转身在大门上方方正正地题了个大大的‘活’字,原因无他,这些工匠能认字就不错了,杨修可不敢写得太潦草。

写完转身看着众人,再次放声道,“诸位谁能解其意,明日便带上工具前来自行将这侯府大门改动一番,我愿以纹银一百两答谢!”

在场众工匠霎时间议论纷纷,其中一位四十来岁的匠人来到杨修跟前,询问道,

“公子相召,我等自当前来,只是这一百两纹银的事,是不是真的?”

杨修哈哈一笑,当即回答道,“诸位请放心,侯府说话算话,你们谁能解其意,便知道如何进行改动,完工之后我自当一文不少的将一百两纹银奉上。”

这时,杨安也让几名侍卫抱了十来盒酥前来,杨修接过,在每一盒的包装纸上都写上‘一合酥’,再次转身对着身前的几位匠人道,

“为感谢众位乡邻不辞辛劳而来,我特备一些吃食,劳烦几位把它分与众人享用。”杨修说完,便将手中酥盒分到了几位年长的匠人手中。

后面的匠人眼巴巴地看着,他们何曾尝过这种美食,都等着享用一番,于是连忙催促前面的人快点。

可几位匠人打开一看,全是碎屑,这上百号人可怎么分。

几人纳闷之际,有个长者迈步上前,苦着脸说道,“公子,这酥全是面粉一般,这可怎么分啊?”

杨修眼见众人纳闷,解惑道,

“诸位,至于怎么分,我已经在盒上写得很清楚了,若是还不明白,就去问问别人!另外,在场的诸位,我愿每人奉上纹银一两,答谢各位!”

说完,便示意杨安上前分银子,一人一两直接塞到众人手中。

眼见众人都一头雾水的拿到了银子,杨修再次振声道,“好了,各位,就此散去吧!明日能按照我的要求改造大门的,就可前来做工了!”

说完便不再管众人,带上月如和一众侍卫进了府,将府门关上。

众人面面相觑,交头接耳地讨论着,也都散去,找人求教去了。

当夜,临晋侯府给工匠出的难题一夜之间传遍整个弘农郡,被来来往往的人群传到了洛阳城中,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

翌日,朝堂之上,刚刚上位一个月的汉少帝刘辩端坐皇位之上,看着满朝文武,朝事议论已毕之后,起了顽心,问道。

“杨卿家,昨夜四处传言,令公子给上百个工匠出了个难题,至今无人能解答,你可知道此事?”

杨彪闻言,急忙出班回道,“起奏陛下,臣昨日不在家中,未曾知晓此事!犬子顽劣,喜欢闹腾,臣也很是头疼!”

“哦?那诸卿可解其意?”少帝刘辩闻言,转而问朝中众臣道。

以何进为首的一班武将俱默而无言,此时曹操不在班中,若是在此,少不得出一阵风头。

见众人不搭话,时任太常的马日磾出班奏道,

“陛下,臣或可解答一二。”

“哦,卿可速速道来。”少帝今年十四,与杨修同岁。

“陛下,门内添‘活’,乃‘阔’字尔。‘一合酥’,按其自上而下的写法,听其安排,该是让众人‘一人一口酥’分而食之的意思。太中大夫有子如此聪慧,真是令人羡慕。”马日磾不急不缓,徐徐解释道。

“妙哉,果然聪慧,心思机敏!”少帝刘辩恍然赞道。

杨彪虽然心中甚慰,却也明白杨修还年幼,可不敢让众人这般捧杀,连忙出言,“陛下,犬子顽劣不堪,当不得陛下与太常大人过誉。”

朝中之事本就复杂,更何况还有死敌宦官在场,杨彪哪敢大意。

马日磾闻言,心中暗道巧了,前日杨彪才跟自己说过他儿子想出仕的事情,昨天又被蔡邕相邀一同品新诗,如今又有这事传来,看来这个好人自己是当定了。

随即再次奏道,“陛下,非是臣过誉之,相反,臣还觉得此子远不止这般。”

杨彪闻言心中大急,这太常今天是怎么了,捧得越高就摔得越惨啊。

“哦?”少帝刘辩愈发好奇,再次催促道,“卿还知道什么,尽快说来。”

马日磾身为太常,又岂会因为区区一个杨修而如此大作周张。他自有心中文章要做,直接无视杨彪频频递过来的眼色,躬身道,

“陛下,昨日我曾应蔡邕之邀,共品一首解谜新诗!乃是蔡邕早年间留在扬州曹娥碑上一个字谜,谜面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此谜已逾十年,至今无人解开!”

刘辩细细品味着马日磾的话,暗道这蔡邕好厉害,留个字谜十多年硬是没人解开。

“但此谜昨日非但被解开,还以谜底为引,以曹娥为题,藏头韵尾,作出一首五言绝句!”

马日磾望着刘辩,徐徐诱道。

朝中众人也都来了兴致,“何谓五言绝句,谜底如何?”

“诸位稍等,待我慢慢道来!”马日磾见吊足了少帝及众臣胃口,毕竟附庸风雅之事,只要是个文人都爱,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

“臣也是昨日方知。黄绢,黄乃色,绢为丝,却是一个‘绝’字;幼妇者,少女也,合一个‘妙’字;外孙,乃女之子,成一个‘好’字;齑臼,乃为辛辣盛器,为一个‘辞’字。合在一起,便是蔡邕称赞曹娥碑‘绝妙好辞’之意。”

众臣闻言恍然,纷纷称赞不已。

少帝刘辩则是点头直言道,“确是个好谜。却是何人所解,又何谓五言绝句呢?”

“陛下,解开此谜的,正是太中大夫的长子,杨修!他以此为题,写下一首五言绝句,臣记得谜底是这么出的!”

“叹曹娥

绝世有烈女,妙龄投舜江;

好彰为孝义,辞年作离殇。”

马日磾咏完,少帝击掌称赞道,“不错,果然堪称绝句,算是新诗体了。我看这名字也取得好,五言绝句,哈哈。”

马日磾闻言,急忙附意道,“臣也觉得,蔡邕这名字取得好。”

一言及此,杨彪哪里还不知道马日磾的意思,也是出声赞道,“蔡邕不愧是大家,谜字好,这绝句一名,也命得好,算是为文坛开了新篇,功不可没啊!”

少帝刘辩沉吟半晌后,便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便让蔡邕回来吧!传旨,蔡邕官复原职。”

阅读穿越三国杨修:烽烟鼓角再争鸣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