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明

《科普大明》

第076章国债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裕王妃此时肚子已经很大了,两个宫女搀扶着,行动颇为不便。

裕王见状,忙起身将她扶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然后又将信递给了她。

“看着镒儿整日呜呜喳喳的,没想到还真是老成持重,到了那俩月,啥也没干,哈,没干就好,没干就好。”

裕王坐下,捋须笑着对李氏道。

“咋没做?你没看见他信上说要在上海开港,还要发行那什么国债。”

裕王闻言笑笑,接着道。

“国债的事别看朝堂上争得激烈,但这些都是小事,镒儿到了江南两个多月,没有贸然重开市舶司,这才是大事,镒儿心里还是有数的,江南那些世族,有不少比咱朱家的历史还长,能不招惹尽量还是不要招惹。”

裕王妃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这国债的事,徐阁老他们为什么反对?”

裕王妃又问。

跟朱翊镒预想的一样,严党对于发行国债倒是兴奋的很,因为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但徐党对此则很慎重。

提到这事,裕王也是无奈,徐党号称清流,对于一切加税的事都持反对态度,虽说是为了百姓,但国库紧张也是事实,发行国债向大户借钱,也不失一个好办法。

想到这里,裕王面色沉重了许多,捋了捋须道。

“说是与民争利,但应该是担心朝廷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会无节制的逼迫大户购买国债。”

裕王妃虽久在内宅,对于朝政也是了解一些的,随后接着问道。

“那镒儿这次的国债能不能发了?”

裕王思虑片刻道:“应该会发,朝廷缺钱啊,老爷子也想让镒儿试试水,若是能成,以后朝廷就开了一个能解决燃眉之急的口子。”

说到这里,裕王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徐党担心的也不无道理,以后要是严党用这国债借机敛财,事情还真不好说了。”

裕王两手一摊,叹了一口气。

“唉,两难啊!”

不过裕王能看到的事,朱翊镒也看到了,在国债的事在朝廷里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又上了一道奏疏。

‘国债发行实行廷议制,皇帝裁决,朝廷设宝泉司,独立于六部,专承国债发行与兑付,内阁首辅为国债签名背书。’

此奏疏一出,似一瓢凉水泼进热油中,先是炸裂一番,接着就归于了平静。

有廷议在,这国债的发行就不会那么随心所欲了,而且大明人讲究签字画押,有内阁首辅签名背书,这国债似乎承兑也有了保障。

文官,特别是大明的文官都讲究个名声,即使是贪腐如严嵩,对上八十老妪,也只有避让的份,生前身后名什么的对于这些文官们,杀伤力可谓巨大。

京师严府。

严世藩摩挲着茶盏,嘴里念念有词。

“我之前还真是小瞧了这个世子爷,如此小的年纪,却将此事中的关窍琢磨的一环扣一环,还真是不简单,不简单啊。”

“他这是将阁老放在火上烤了,一旦他这国债还不上,到时候伤的可是阁老的名声,此子鸡贼的很啊。”

吏部尚书吴鹏看了一眼严嵩,悠悠说道。

“阁老,那三日后廷议,咱们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

户部尚书鄢懋卿是个急性子,直接对严嵩问道。

他之前算盘打得很好,于情于理,按说国债这事都应该归户部管辖,本想着以后户部的权利又多了一项,结果这下好了,连户部的宝泉司也赔了出去。

“朝廷缺钱,廷议必须得过。”

严嵩放下茶盏,淡淡的说道。

傍晚出宫前,嘉靖找了严嵩,虽没明说,但严嵩知道嘉靖的意思,廷议这事若是过不了,他这首辅就不用干了。

这就是嘉靖愿意用严党的原因,这些人没有底线,但也正是他们没有底线,所以才更好用。

既然严嵩都发话了,三日后的廷议,发国债这事算是顺利通过了。

半个月后,在上海新建的一处四合院中,三年期的国债正式发售。

江南那些大户们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身体诚实的很,一上午的时间,百万两三年期的国债便被抢购一空。

对于朱翊镒的这番操作,海瑞也是看懵了,往常他在县里让那些大户出银子修桥修路,一个个都铁公鸡附身,出十两银子都跟要他们命似的。

而如今,那些没买到国债的大户竟然把关系都托到他这来了,甚至一些大户还在加价买别人手里的国债。

‘论敛财,殿下真神人也!’

上海港附近一处新建四合院里,海瑞正拿着一本田册等在门外,心里腹诽着。

这里是东南七省总督府,屋里的朱翊镒正在听邓通汇报今日国债的走势。

一会儿工夫,就见邓通神采飞扬的从屋里走了出来,对海瑞拱拱手,又去操持上海金融交易所了。

一开始,海瑞对这个家里有矿的商人没什么好感,可随着上海县建设越来越缺银子,他三天两头的就去找邓通要银子,他如今对这个财神爷也是和善的很。

对邓通还了一礼,海狗子便将海瑞引进了屋里。

屋子不大,而且装修简单,桌椅也都是普通的木制家具,这也是海瑞佩服朱翊镒的地方。

作为皇孙,竟然不喜奢华,比县里的一些大户家里都朴素。

而且海瑞看出来,朱翊镒是真的不喜奢华,平日里要么穿西山卫的军装,要么就是一身普通的棉质道袍。

行礼之后,海瑞将手里的田册呈上,这是他用时三个月,丈量完的全县田亩。

丈量田亩这事能进行的这么顺利,全赖朱翊镒的西山卫,自从一家阻拦的大户晚上整户消失之后,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士绅,全都老实了。

当然,西山卫并没有给那个大户施以极刑,只是将他们连夜送到了南京,等他们千里迢迢的要饭回来,家里的房子都被移平了而已。

海瑞瞅了一眼坐在上首认真翻着田册的朱翊镒,心里不禁为田册上的那些大户捏了一把汗。

阅读科普大明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