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帝

《文武帝》

第001章 封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大夏国国都在南阳,是夏国龙兴之地,富庶繁华,街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

王宫在南阳的中心,红墙黄瓦,千门万户,院中也是雕栏画栋,庄严稳重又不失精致。

大殿中皇上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虽有些憔悴但是面对群臣时依旧不失威严,人君之风尽显无遗。

皇上现在可不比从前,以前皇上也是宵衣旰食,勤于国政,夏国有如今的富庶繁华离不开皇上的英明与勤奋。

如今的皇上却和曾经大有不同,一方面是龙体欠佳,另一方面则是四海升平,很多国政都交由右相杨平和左相刘师权,皇上也乐得清闲。

皇上今日上朝还是贵妃刘琼苦苦劝说的,贵妃刘琼乃左相刘师权之女,虽人到中年但是依旧得宠,也是母凭子贵。

早年刘琼为皇上生下龙子便是李梓,如今年已长成,身姿伟岸,孔武有力又腹有良谋。

刘琼劝说皇上上朝其实也是为了皇子李梓,她想让皇上给李梓封王,皇上也心知肚明现在给李梓封王尚早,但是架不住贵妃刘琼的软磨硬泡。

大殿上文臣武将并排而立,君臣见礼后礼部尚书文章进言道:“皇上,如今皇子李梓已经长成,臣建议封其为南阳王,如此也好相助陛下。”

“不错不错,确实该当如此”

“臣亦素闻皇子李梓之才,况且礼贤下士……”

“礼部尚书此建议甚好,臣等附议”

……

说话间已经有一部分朝臣站了出来,皇上虽然未说话但是却看了眼右相杨平。

右相杨平皱了下眉头,开口道:“老臣也听闻皇子李梓有才学,可是封王乃大事。

皇子李梓虽有大才但是却尚未为国立功,未立功而先封王,我朝尚无此先例。

老臣以为封王之事可暂缓,待皇子李梓立功后也未尝不可。”

“不错,我朝封王者都乃立下大功勋者。

皇子李梓确有学识,若假以时日必会为国立功,那时封王亦无不可。”

“臣等附议”

……

皇上抬眼看了下众臣,提议封王的都是和左相刘师权相交甚好之人,右相杨平则是反对此时封王,皇上也清楚怎么回事。

右相杨平可不仅仅是当朝宰相,还是太子太师,太子李川自幼便跟在杨平身边受教,此时朝臣提议给李梓封王明显有夺权之意,杨平当然要为太子李川考虑。

左相刘师权此时为了“避嫌”并未开口,可是虽然他本人不开口,但是建议封李梓为王的却都是他的人。

皇上看了眼杨平又把目光投向了太子李川,问道:“此事川儿怎么看?”

右相杨平此时心里咯噔一下,皇上这问题问的刁,太子李川若是不同意封王的话则显得小气,也会被其他朝臣攻讦。

太子李川并未迟疑,行礼道:“儿臣认为此事可行,皇弟李梓之才我最了解。

我朝虽无先例,但是此时为其封王以示恩宠,皇弟定会不负圣恩。”

皇上龙颜大悦,说道:“我儿李川有大胸襟,不愧为太子。”

皇上冲着众臣微笑,又对着右相杨平说道:“右相啊,不可拘泥于旧俗,当与时俱进,若无先例便自我朝始又有何不可?”

右相杨平说道:“皇上此言甚是,老臣年迈,有些食古不化。”

皇上意味深长的说道:“右相不过是一时没想通罢了。”

右相杨平可是人精,今天这一出他看的明白,左相刘师权是贵妃刘琼的爹,李梓是他的外孙,肯定是刘琼劝说皇上来上朝再让她爹进言给李梓封王。

左相刘师权也知道此时给李梓封王尚早,因为他虽然有才但是却未立功,无功而封王的话刘师权也不好开口,但是他却让其他朝臣开口。

只是让右相杨平没想到的是第一个开口要为李梓封王的这个人居然还是礼部尚书文章,他可是太子李川的岳父。

他女儿文鸢现在是太子妃,他率先开口给李梓封王岂不是明着打压太子吗?

皇上意味深长的说右相一时想不通并没有错,右相杨平想到了给李梓封王是贵妃刘琼捣的鬼,可他没想到的是皇上早就同意了!

礼部尚书文章谏言给李梓封王有群臣附议,右相杨平谏言暂缓封王也有人附议,最后怎么决定全在于皇上。

皇上若是不想封王的话便可以直接问李梓,李梓能怎么回答?右相杨平带头反对的情况下,他还能厚着脸皮让皇上打破旧俗给自己封王吗?

可皇上偏偏不问李梓而是问太子李川,太子又能怎么回答?只能说同意的话以示大度!

此时右相杨平也想明白了所有事,封王不光是贵妃刘琼和她爹刘师权商量好的,想必和皇上也已经商量好了,不过是借太子之口罢了。

右相杨平不是迂腐之人,既然封王之事早就被定下了,那此时也没什么办法,再阻止的话则是不智之举。

右相杨平既然也已经同意,刚才反对的朝臣自然也不再说话。

朝堂上皇上直接下旨,封李梓为南阳王,食邑八百户。

让右相杨平心下稍宽的是皇上虽然给李梓封王但是并未放权,这恐怕也是皇上有意为之,皇上此时虽懒于理政但是并不糊涂。

阅读文武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