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养琅玕

《天养琅玕》

第十章 八族大祭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姜临躺在吊脚楼内辗转难眠。

明日就将替三苗族出战武论,心里难免紧张。

他刚刚去了一趟润竹林打了五遍无相拳,又在床上闭目回想了五遍,应该没问题了。

照理说,这一晚上的折腾,早该沉沉睡去。

但今夜睡意仿佛去了九霄之外。

躺的越久,大脑反而变得越清醒。

姜临干脆起身,擦拭起昨日捡到的那柄长剑。

此时长剑末端已经安上了一段竹制的剑柄,月光下,剑身银光闪烁,好似水银泻地。

即使是姜临这样的外行,也能看出,这是柄一等一的好剑。

姜临忍不住伸手轻轻一弹剑身。

一道剑气在剑身周围荡开,仿佛一阵疾风,将屋内吹得七零八落。

姜临暗暗咋舌,剑气之威,已厉害如斯。

他的木屋依树而建,整个屋子的后侧借用了小半圈三桑树的树干。

剑气震荡之下,树上的青苔纷纷剥落。

此时他发现,床底下的一大块树干好像被人剥去了树皮,露出了里面光秃秃的树茎。

“好像有个字。”姜临眯起了眼,月光下有些看不清楚。

于是他趴在床上俯下身,伸手去触碰那块秃了皮的树茎,嘴里念道,“上、丁……”

忽然,一股浓郁的炎火之力,至秃皮处涌入体内。

仿佛滔天的洪水骤然冲入村落,汹涌的巨浪肆意摧毁和粉碎着里面的一切。

那股庞大而无序的真气,化作数条蛟龙,在姜临体内横冲直撞。

将昨日归整好藏于灵台内的真气撞得七零八落。

更要命的是,这股真气仿佛源源不断,没有尽头。

倘若昨日体内真气还是江河,此刻竟已慢慢汇成了一片汪洋。

血液开始不受控制的沸腾起来,灼热之感再次袭来。

姜临瘫倒在床上,四肢无法动弹。

心底痛苦的哀嚎:“为何偏偏是这个时候?!”

……

……

今日三苗镇的清晨来得格外的早。

知更鸟唱起了今天的第一首歌。

清晨的歌声两短一长,前两声低沉而急促,尾音拖的响亮。

吊脚楼内开始挨家挨户的飘起炊烟,炊烟里混杂着绵密的早茶香。

往常的这个时候,族人该背上竹篓,别上柴刀,踩着歌声的节拍,陆续钻进大山之中。

但今日不同,三苗族人都聚在了村子中央的三株树下,忙着准备五年一次的八族大祭。

巫灵坐在一处高台上,嘴里叼着一根细枝,一只脚凌空晃荡。

虽然巳时就将开始祭祀,虽然祭文依然还很生疏。

但他面上依旧波澜不惊,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势。

他所在的祭台建的格外的高,离地有足足九尺。

这还是因为三苗族仅有一日准备的时间,匆匆搭建的缘故。

仿佛祭台越高,祈福的声音就能让天上仙人听得越清楚。

据说有一年,祭台搭了有足足二十尺高,吓的上面的大巫,腿脚发软,一段祭文念得是战战兢兢。

此时巫灵身后已经摆上了各式各样的祭桌和贡品,九十九面长幡迎风招展。

下方的三苗族集会场内,已经陆续站满了八族的族人。

他随意撇过几个他族的年轻姑娘,惹得女子们一阵窃窃私语。

巫灵将目光望向小镇的南边,正好瞧见另外七族族长的鸾车纷纷落下,停在了下方的空地上。

各个族长身后,都跟着本族的第一勇士。

让巫灵印象深刻的有三个人。

一个是肩宽背阔的壮汉,脑后插着三根青鸟尾羽,体格居然比小哑巴还要健硕。

此人就是羽民族的信天游,上届武论的头名,一人手撕了一匹花斑猛虎,获得了一个“敌虎”的称号。

另一个是模样周正的青年,容貌和武城玄有几分相似,只是神情极为轻佻。

此人名叫武城关,是武城玄的亲哥哥,据说二人在青丘族时就暗暗较劲,此次自然是代表青丘族而来。

这第三人巫灵并不认识,但之所以引起他的注意,是因为她是一个女子。

八族之内,女子成为第一勇士,数十年来都难得一见。

只见此女子,身姿高挑,双腿修长,长身而立,竟要比苗长风还高上一些。

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容貌不俗,尤其是耳朵上的一对凤凰大坠,格外引人注目。

苗长风热情的迎上前,一边拉着众人寒暄,一边指引大家往文玉树方向走来。

巫灵将目光移回三苗镇内,忽然发现,今日小镇中有一棵三桑树高的出奇。

仿佛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将一个吊脚楼硬生生的撑到了半空。

巫灵眯着眼仔细辨认,这不就是姜临的吊脚楼吗?

他心下大奇:“这小子又做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忍不住噗嗤一笑,“在他身边总会有些异象发生,也难怪族人会对他避之不及。”

说起来,早上还没见到姜临。

说好的一车木堇花,也不见踪影。

巫灵在人群中四处寻找,若是在平时,这小子准得冲自己比个又傻又楞的大拇指。

但此刻茫茫人群之中,并没有那个小怪物。

虽然未见着姜临,但巫灵同样也没看见武城玄。

也许他们都在自己房内调心静气,做武论前的准备。

心下稍安。

巳时已至,大祭开始。

苗长风立于高台下,面朝众人朗声说道:“今日,我三苗、羽民、周饶、青丘、堂庭、厌火、招摇、鹿吴八大氏族齐聚一堂,庆祝五年一度的八族大祭。三苗有幸担此重任,一夜忙碌,幸不辱使命。八族大祭,既是为族人求一番风调雨顺,也是向苍天展示我等族人强健体魄。愿此后八族繁荣、万世太平。下面我宣布,祭祀大典,现在开始!”

人群中掌声雷动,巫灵缓缓起身,他随手取过一杆幡旗持于手中,健步走至祭台最前方。

一手执幡杵于地上,一手握剑诀直指苍天。

衣袂迎风飞舞,五分之一的神农血脉在晴空下格外耀眼。

“喔!”台下众人发出一声惊呼,只觉得这位年轻大巫,当真是英姿勃发,神采飞扬。

苗长风心中也暗暗得意,流有神农血脉的大巫,八族之中,只此一家。

只听巫灵口中念念有词:“浩浩昊天,丽行俊德。日月生其内,星辰出其中。冬有暖阳照,夏有好风来。旱有及时雨,涝有及时晴……”

“这说的是哪一出祭文?”几个大巫面面相觑,纷纷摇头表示未曾听过。

他们自然是没听过的,因为这几句词是巫灵现编的。

他在起身拔幡的一瞬间,心中紧张,祭文就彻底记不清了。

好在曾经跟爷爷写过几年颂文,这才能脱口而出。

只见巫灵手握长幡,一边念词,一边迎风起舞。

一根幡旗在手中上下翻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台下众人纷纷叫好。

一众大巫却是脸色铁青。

其中一个灰白胡子的老人,用力一砸手中的紫藤木拐棍,怒道:“祈福盛典,如此胡闹。一个后生小子,何德何能,主持这八族大祭!”

身旁几人连连点头表示赞同,那灰白胡子忍不住便要起身责问。

忽然端坐正中的一位老妇人伸手将其拦下:“寒公莫急,此祭文虽然与传统祭文不同,但细听之下,较以往祭辞更具气势,不妨静观其行。”见这老者仍是怒气未消,又说道,“况且此子祖上,均来自藏月洞。或许另有玄妙。”

听到藏月洞三字,那灰白胡子老人忽然不说话了,怒气冲冲的坐下,一双眼紧盯着祭台上跳跃的巫灵。

只听巫灵念道:“一求风调雨顺,气候适宜,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说罢幡旗一指青天,三苗镇内忽然风云变色,林间刮起了一阵东风。

而后,头顶的一方晴空,突然密布乌云,不一会儿稀稀落落的开始下起了小雨。

莫说是普通族人,几位大巫都惊的合不拢嘴。

方才那位灰白胡子的老者,心中暗自庆幸,还好刚才没有出声责问。

要不然,此时一张老脸不知该往哪搁。

只是这少年巫师,怎么会有操纵天象的神通?

巫灵继续说道:“二求日月岁时无易,百果飘香,五谷用成。”

言毕,幡旗横扫,一时间,云开雾散,日光烨烨。

刚才的一阵春风春雨,将三苗镇内的空气涤荡的格外清新。

几朵木堇花,竟然悄然绽放。

众人已是瞠目结舌。

巫灵一鼓作气,长幡回扫,从祭桌上带回了一杯甜酒,稳稳落于手中。

他举杯摇敬众人,口中念道:“三求八族青山常在,绿水长存,家中和美,长乐安康。”

说罢,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场下众人一齐叫好,纷纷举杯与巫灵同饮。

这一手,幡旗带酒、举杯共饮的动作,也使得是极为潇洒漂亮。

人群中爆发出了滔天的掌声,还没有哪位大巫能将祭祀仪式完成的如此赏心悦目。

巫灵心中暗呼惭愧,若是让他爷爷知道,自己昨晚没背半句祭文,全是用在练习这一手挥舞幡旗的功夫上,估计老头子要气到提棍追出自己三里地。

好在今日的仪式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这可能是八族史上最短但是最震撼的一次祭祀。

“还得好好感谢一下老头子。”巫灵心中暗暗想道。

爷爷当年离开时,曾未卜先知的给自己留下过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祭祀仪式繁冗复杂,若实在记不住,参照此法,可解一时之急。”

下面写着的,便是这一套操控天象的法门。

老头子在下面注释道:“此法门,出自《洛书》,吾年轻时,有幸得见,遂记下了其中的只言片语,可在短时之间,操纵方寸间的天象。但其玄妙,仅是《洛书》之中九牛一毛。”

巫灵心中大奇:“这《洛书》究竟是怎样一本神书。”

今次的祭祀仪式和以往大不相同。

虽然仅有一炷香的时间,但过程中,天象随祭文而动,就真同古书中所记载,“大巫能下传天意、上达民声”,别无二致。

纵使刚刚几位大巫心中有许多不满,此刻也只能心服口服,甚至隐隐怀疑,之前的祈福仪式是否是错的。

祭祀仪式已毕,武论将在午后进行。

三苗族人引导众人至一旁休息,稍后集会场内,将会被百桌大宴覆满。

三苗镇内,几乎所有的家中妇女,此刻都化身厨娘,叽叽喳喳、热热闹闹的准备午宴。

同时,原有祭台的地方,也将会被拆除,男人们则忙碌着搭建武论的比试台。

由于今日仪式结束较早,三苗族人有了充足的时间做准备,心里对巫灵是既自豪又感激。

这边小镇中央,热闹非凡,那边吊脚楼内,却是大汗淋漓。

一晚上的时间,姜临也只是将体内的真气安抚好了二分之一。

依然还有一半的真气在体内乱窜,血液躁动不安,四肢还是无法动弹。

照这个速度下去,体内真气在武论前是无论如何都练不完的。

“这该如何是好?”

姜临想起这是十八年来族人对自己难得的信任,心中更是懊恼不已。

他不敢想象,如果今日无法出现在武论现场,族人该如何看待自己,自己以后又还有何颜面面见族人。

下方传来巫灵的声音:“小怪物,你在树上吗?”

吊脚楼内没有传来姜临的声音。

巫灵在树下焦急的来回踱步:“那会去哪儿呢?”

忽然,从树上飞下来一只白羽学舌鸟。

巫灵松了一口气,一按眉心,学舌鸟喘着气说道:“昨晚我又犯红热,调息到现在,还有一半真气在体内躁动。武论还有多久开始?”

巫灵大惊,怎么好巧不巧,偏偏在这个时候犯了红热?

他一点学舌鸟:“还有不到两个时辰,你是否来得及?”

过了一会儿学舌鸟再次飞了回来:“我会拼命赶到。”

吊脚楼内,姜临拼命运转练气之术,将真气缓缓纳入灵台。

他心中想道:“单靠入海一章,恐怕无论如何都来不及了。”

于是当机立断,冲学舌鸟喊道:“小鸟小鸟,你能帮我把怀中的书取出来一下吗?”

学舌鸟仿佛能听懂人言,乖巧的钻入姜临怀中,取出了那半本残卷。

姜临想了一会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你还能帮我翻页吗?”

小鸟头一歪,思考了片刻,一张白嘴啄在书页上,一页一页的往后翻。

姜临心中感激,这只学舌鸟是十二岁那年一个十分好看的少年送给自己的,平日里就觉得它十分聪慧,这会儿果真帮了自己大忙。

小鸟将书翻至“潜龙”一章,叼至姜临眼前。

只见此章开篇写道:“藏气于身,如白蟒初入江海,红日升于东方,乃万象之始,一切之源。直至练气为用,星火绕指,方算神通初成,如白蟒化龙,潜于深渊……”

姜临心中雪亮,如果入海一篇是教自己如何调理真气,那潜龙一章就是教自己如何使用真气。

他脑中灵光一现:“藏不如疏。此刻与其将真气费劲藏于灵台,不如将他们蕴于拳法,散于体外。也许会更迅捷。”

于是赶忙尝试活动四肢,发现有一节食指,可以轻微活动。

恰好无相拳中,有一式叫“恒河沙数”,就是一指点出,无数暗劲如细沙飞舞。

姜临赶忙依书中所述,将赤炎真气聚于食指之内,随“恒河沙数”慢慢散出。

他一面练习着无相拳,一面在脑中不住回想那日蒙面人抬手唤出火龙的画面,过不多久,指尖之中,已经有星火缭绕。

此法可行。

姜临仿佛看见了希望。

“加油啊。”他在心里替自己默默鼓劲。

午时已过,未时将至。

八族大祭的重头戏,武论马上就要开始。

七族的勇者已经陆陆续续来到了高台边上,自顾自的调息运气,做武论前的准备。

上一届武论的前四氏族羽民、青丘、厌火、招摇的勇士,虽然心中紧张,但神情要自信许多。

而末尾三个氏族周饶、堂庭、鹿吴的勇士,则一副憋着一股子劲的模样。

毕竟税负一事,是实打实的压在他们族人头上的一座大山,都渴望能一战翻身。

此刻,三苗族的两位勇者都还没有现身。

一旁羽民族的族长信天雀探过头来,看着苗长风玩味一笑:“长风兄这是藏着杀招,要把悬念留到最后了?”

苗长风心中打鼓,面上不动声色:“哪有什么杀招,估计是在自己屋内调息静养,一会儿便来了。”说着转移话题道,“倒是你的这位胞弟,这次一见,风采更胜从前。”

苗长风指的自然是信天游。

信天雀神秘一笑:“长风兄若是没有准备杀招,我这次倒是准备了一点小惊喜。”

这时其他几个氏族的族长也打起了精神,青丘族的族长武开山率先问道:“是什么惊喜?”

信天雀哈哈一笑:“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信天雀看了一眼场中仅有的那位女子,转过头看向厌火族的族长洪千里,好奇的问道:“这次厌火族的第一勇士竟然是一位女子?”

洪千里轻抚长须,淡淡的说道:“蛇姑在族内的比试中,一人放倒了十个好手,更是连战十场不下擂台,天雀兄可别小瞧了她。”

“了不得了不得!”信天雀嘴上不住称赞,双眼重新打量起这个姑娘,连战十场不下擂台,光这份体力就教人敬佩。

“咚咚咚”三声鼓鸣,未时已至。

七族勇士已在台上一字站开,此时还不见三苗族的两位勇者。

场下众人议论纷纷,苗长风面露尴尬,万万没想到,作为东道主的两位勇士竟然一个到场的都没有。

他来到高台正中,清了清嗓子说道:“未时已至,武论开始。请各族确认出战勇士。”

人群中一阵骚乱,此刻还未到场的,莫非是要弃赛不成?

三苗族的许多老者,恨得咬牙切齿,就说外氏族人不可信,果然出了幺蛾子。

姜临也就罢了,怎么连武城玄也没出现?

台上,其余七族勇者已经开始自报家门。

“周饶族,周顶天。”

“堂庭族,燕海蝶。”

……

“厌火族,蛇姑。”

“青丘族,武城关。”

“羽民族,信天游。诸位,好久不见。”

自厌火族开始,人群中的掌声逐渐热烈。

到了信天游时,现场已掌声雷动。

即使是他族族人,此刻也忍不住为他鼓掌叫好。

徒手撕裂花斑猛虎的事迹,早就广为流传。

“敌虎”的称号如雷贯耳,为他吸引了一众追随者。

掌声渐止,人群安静。

三苗族呢?

族长苗长风站在高台之上,手足无措,毕竟武论上百年的历史中,还从未有过弃赛一事发生。

“你哥哥要弃赛了?”身旁一个女子轻轻拉了拉武罗的衣袖。

“他不会的。”对于这个哥哥,武罗一向很有信心。

此时还未出现,只能是调息到了紧要关头。

反倒是姜临,迟迟还未现身,让她十分诧异。

武罗看着远处姜临的吊脚楼,既委屈又失望。

“他也不会的。”忽然一个声音从旁边响起,武罗惊讶的转过头,发现拾荒姥姥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姜临也不会弃赛的,此时还没来,恐怕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

武罗将信将疑的点点头,却发现拾荒姥姥的一双眼睛时不时偷偷打量着自己。

脸上忽然就泛起了红霞。

“三苗族,武城玄。”果然,不多时,从人群后方传来一个清朗的声音,“抱歉,让各位久等了。”

只见人群中,迎面走来一个身形健硕的男子,正是武城玄。

他终于在武论开始之前赶到了。

三苗族人都松了一口气。

此时,高台之上仍然不见姜临身影。

苗长风心中叹一口气,“罢了,罢了。”

朝众人朗声说道:“八族勇士均已到齐,武论正式开始。今日比试共分三轮,第一轮比试“气力”,在三炷香的时间内,仅凭气力,砍倒最多润竹的即可取胜。本轮将淘汰三人。”

苗长风顿了顿道:“对于还未到场的勇士,本轮就做弃赛处理。”

“不妥。”忽然人群之中一人大声说道,“八族大祭百年历史,从未有过弃赛的先例。弃赛一说,也不符合向天展示族人强健体魄的目的。因此,不如就按正常比试推进,毕竟时间是公平的,后到之人,自然有时间对他做出惩罚。”

说话的正是巫灵,他眼见姜临直到此刻还未现身,赶紧胡编了一个理由,替他争取机会。

经上午祭祀一事,巫灵在八族中有着极高的人气,刚刚临时想的一个理由,居然得到不少人的附和。

苗长风转头看向几位族长,见几人并未有异议,便转头说道:“那就按大巫所言,比试正常进行。三炷香后,九人中砍倒润竹最少的三人,将被淘汰。”

“咚!”一声鼓鸣,香炉上已飘起青烟。

武城关一马当先,奔向西南润竹林。

他今日带了一柄家传利剑,削铁如泥。

据说十八年前,爷爷就是凭这柄利剑在战场上杀敌无数。

他铆足全身力气,用力劈砍润竹。

别看这润竹竹身单薄,竹节间却有千丝万缕的经络,韧性极佳,要想完全砍断,颇得下一番功夫。

也因此,砍伐润竹,成了海内大陆所有学宫入门弟子,强身健体的基础功课。

大约花了一炷香的功夫,一棵润竹颓然倒地。

武城关擦了擦汗,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速度了。

他环顾四周,只见周饶、鹿吴两族勇士,一棵润竹砍伐进度还未过半。

武城玄也只是刚刚砍过三分之二。

武城关嘴上勾起一丝冷笑,自己的这个亲弟弟果然还是无法胜过自己。

倒是厌火族那女子,两手之间缠着一根细丝,在润竹上反复拉扯,此时“吱呀”一声,一棵润竹应声倒地。

速度竟和自己相差无几。

信天游呢?

武城关极目远眺,只见信天游独自一人,在竹林深处,手上拿着一把寻常的柴刀,一棵润竹已经躺在身旁,此时第二棵润竹也已砍去三分之一。

照这个速度下去,三炷香的时间,怕是能砍完四棵。

武城关暗暗吃惊,急忙收摄心神,向下一棵润竹劈去。

一炷香转眼就已燃尽,第二炷香眼看就要燃烧过半。

三苗族的第二位勇士仍然没有现身。

砍伐润竹,讲究分秒必争,此时如果还未出现,恐怕不会有任何机会了。

苗长风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此刻一颗心全都扑在了武城玄身上。

“进入前六,应该问题不大。”

巫灵独自一人跑至三桑树下,冲姜临大喊:“小怪物,还剩一炷半香的时间,我虽然知道你很能砍竹子,但是再不下来,时间就要不够了。”

吊脚楼上许久没有传来回应,也不见学舌鸟飞落。

“小怪物?”巫灵着急的叫道。

“轰”,吊脚楼上涌出一股灼热的气浪,旋即一个久违的声音传来:“什么规则,还剩多长时间?”

巫灵总算展开笑颜:“还有一柱半香的时间,不许借用真气,纯凭气力砍润竹,数量最少的三人淘汰。”

“能用什么工具?”

“这倒没有限制。”

“好勒!”只见半空中一道人影背负一柄长剑,一跃而出。

“哎,你小心!”巫灵大叫一声。

“哎呦我天。”姜临慌忙回身抱紧身旁的三桑树,刚才的帅气荡然无存,“什么时候长得这么高了?”

他小心翼翼的沿着树干爬下,落地后不忘整整长衫。

一日一夜和体内真气的搏斗,让他此刻有种焕然新生的感觉,心中说不出的畅快。

姜临匆匆赶至润竹林,此时只剩下一炷香的时间。

竹林中的几位勇士撇了一眼姜临,并没将他放在心上。

只剩一炷香的时间,应该构不成威胁了。

姜临看了一眼众人,发现最多的一人,已经砍完三棵。

另有三人,砍完了两棵。

其余几人都仅砍完一棵。

“看来还没落下太多。”姜临松了口气,反手拔出背上的长剑。

皇天后土四字在日光下一闪而过。

“该试试剑兄的威力了。”姜临聚全身力气于双手,长剑高高挥起。

“轰”一剑斩过,润竹齐根折断,空气中并无半分真气波动,姜临纯凭气力,一剑斩断了一棵润竹。

场内众人大惊,就连姜临自己也吓了一跳。

平时自己用柴刀,怎么也得五刀才能砍去一棵,这柄长剑还真是个宝贝。

三苗镇中央集会场,第三炷香缓缓熄灭,最后一缕青烟如断线的纸鸢,渐渐消失在空中。

“咚咚咚”,鼓声密如雨点,预示着比试结束。

众人望着润竹林的方向,翘首以盼。

第一个出现的是武城关,身上背着三棵润竹。

武开山舒了口气,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

跟在他身后的是蛇姑和燕海蝶,两人也都背着三棵润竹。

洪千里轻抚胡须,也是在意料之中。

倒是堂庭族今年的勇士,实力不俗。

几人纷纷看向堂庭族的族长苗长空,此人一直不声不响,原来手中藏着个宝贝。

苗长空是苗长风的堂兄,五十年前从三苗族去的堂庭。

忽然人群中传来了热烈的掌声,几人循声望去,只见信天游背着四棵润竹大步走来。

三炷香的时间就能砍下四棵润竹,这份气力已经称的上是怪物。

情理之外,意料之中。

信天雀笑呵呵的看了一眼几人,今年这个第一,怕是又要收入囊中了。

又过了片刻,武城玄拖着三棵润竹缓缓走来。

苗长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

轻轻拍了拍身侧的扶手,面上喜笑颜开。

远处山头,夏蝉转头看向关雅娘:“三炷香的时间,能砍倒三棵润竹,也还算不错。”

关雅娘冷哼一声,面色平静的看着这个男子。

终究不是自己中意之人。

再后面是垂头丧气的鹿吴和周饶勇士,每人只背了一棵润竹。

两族的族人都难掩失望之情。

最后进来的是招摇族的勇士白岚,作为上届武论的第四名,这次仅仅背回了两棵润竹。

招摇族长白自在,赶紧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偷偷舒了口气,侧身同一旁的苗长风说道,“小岚的气力一向不是他的所长,这次也算涉险过关了。”

苗长风点了点头,一时半会儿,竟然没想起来,自己族中还有一个姜临未出现。

人群重新安静,白自在还在为白岚能过关而庆幸,却没看见白岚脸上有半丝喜悦。

两人在武论前就有商定,气力不是其强项,第一轮比试能过关就是成功。

没道理无精打采的啊?

忽然远处传来“沙沙沙”的竹叶摩擦地面的声响。

苗长风坐直了身子,这才想起来,族中还有一位勇士未出现。

想起姜临怪物一般的力量,心中竟然隐隐有些期待。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

阅读天养琅玕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