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汉

《糜汉》

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严重任 沙王叉腰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蒋济原本以为,他往日中只看错了丁奉。

没想到,他看错的还有李严与州泰。

一想到这二人皆是出身士族,蒋济心中就有些扼腕之思。

为了争功,士族的体统都不要了吗?

可随即蒋济又想到。

要不是自己不善领兵,自己不是不能跪.

在蒋济想着要不要找糜旸要份军职的时候,糜旸的笑声响了起来。

“你呀,你呀!

竟与承渊一般作态。”

糜旸手指着州泰笑着说道。

糜旸的笑声让州泰以为自己的话起效果了,岂不料糜旸在对州泰说完后,又将目光看向了李严。

“你知道自己是罪臣就好。”

相比于对州泰温和的语气,糜旸对李严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而在听到糜旸似指责的话语后,李严并未选择为自己申辩。

他如那一日被糜旸治罪时一般,在糜旸身前深深地将头埋在地面上。

看到李严顺从的举动后,糜旸的语气缓和了不少。

“伱之前虽有罪过,但你也被孤惩治过了。

过去的事暂且不提,你与州卿都起来吧。”

糜旸的话让李严心中暗喜。

下一刻他便与州泰,齐齐从地上起身。

待李严与州泰站起身后,糜旸对着他们二人说出了自己的具体打算。

“孤已下令让承渊率军,绕道长沙,直取柴桑。

待这消息传开后,吕岱定会率兵驰援柴桑。

可永安到底是东吴重镇。

吕岱或许会留下部分精卒,据永安港口顽抗。

我军不擅水战,若我军不能短时间内拿下永安港口,则收复江夏一事就无疑是空中楼阁。

然只要我军能迅速夺港口,收永安。

江夏一郡兵力空虚,各地长吏见永安丢失,心中就会震恐,或许江夏一郡便可望风而降。

孤所说的话,你们二人可记住了?”

在糜旸看来,收复江夏全郡的关键,就在于永安城的归属。

糜旸的话让州泰脸上露出慎重之色。

他是想争功不错,但他不会因为争功,而变得轻敌大意。

“臣记住了。”

面对糜旸的询问,州泰快速回应。

可李严却并未第一时间给出回应。

在州泰将疑惑的目光看向李严时,李严却斟酌着说出了他心中的猜测。

“大司马意欲收复永安,恐真正目的不止在于江夏。

臣早年在义阳时,就曾听闻永安城内,有着吴国数年积攒之粮草、军械。

我军初入荆州,百废待兴,当下正是愁粮草不济之时。

若我军能得永安吴狗之数年积蓄,则我军就有了与吴狗持久相抗的资本。

不知臣猜测的可对?”

说完心中的猜测后,李严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糜旸。

而李严的目光,很快与糜旸审视的目光碰撞上。

两者目光碰撞后,糜旸笑着手指李严道:

“先帝在时多次对孤言及,你有方面之才。

你的方面之才,今日孤见到了。”

糜旸的话,无疑是肯定了李严的猜测。

或许在常人看来,糜旸要想攻克建邺,柴桑的归属就至关重要。

但其实不然。

柴桑再怎么重要,它终究是一座城。

只要是座城,它就不会跑,糜旸有的是时间想办法攻克它。

糜旸真正缺的是时间。

在军事上,时间的代名词便是粮草。

为何陆逊会在糜旸的设局下,果断的采取坚守待变的策略?

陆逊心中的变数,不单单指的是荆北战局的胜负,还指的是汉军的粮草。

陆逊是知道,荆州的粮草存储并不丰盛的,这也是当初陆逊敢对荆州用兵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陆逊看来就算荆北战局汉军得利,只要他一直拖下去,汉军粮草不足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到那时,吴军想的或许就不是突围一事了。

陆逊心中所想,身为当事人的糜旸,又岂会不知呢?

当初在初至荆州时,糜旸就意识到荆州粮草不足的弱点。

因这弱点,糜旸原本想采取历史上晋朝灭东吴的“水煮青蛙”战略。

因这弱点,当糜旸知道韩综有意归降后,才会执意让他以永安城为献礼。

糜旸想要的,本来就是永安城内的大量辎重。

可世事多变,从来不尽如人愿。

荆州战局发展到这一步,并不在糜旸的原先设想之中。

可既然战局已发展到这一步,那么糜旸也只有迎难而上。

无论是为了稳定荆州战局,还是为了更进一步兵临建邺,永安城内的大量辎重,糜旸都必须得到。

见李严能看破自己的心思,糜旸对李严充满了赞赏。

糜旸起身来到李严的身前,对着他说道:

“孤一直想让你戴罪立功,今日孤将机会交到你的手中。

希望你不要让孤失望。”

“孤若能如愿,你不但可以官复原职,孤亦可上奏陛下,以江夏境内膏腴之处,为你封地。”

糜旸知道李严是有大才的。

以李严的大才,在吕岱的主要兵力被诱引开后,率汉军登陆永安不会是一件难事。

阅读糜汉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