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囚牢

《挣脱囚牢》

第十三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在上官天泽脱离小狱半日之后,便有属官向上官律庆禀报上官天泽逃狱一事。

而上官律庆在收到上官天泽逃狱的禀报之后,并未下令出动精骑快马追杀。

只是沉吟片刻,说了句自己知道了,便让前来禀报的属官下去了。

随后上官律庆召集“西北庭督府”群臣,于大殿聚事。

看着殿内除却少数几个重臣,尽皆疑惑的殿内众人。

上官法律庆端坐在大殿蟒椅之上,对殿内靠前而站的一元老重臣摆了摆手,说道:“由徐爱卿来说说孤召集诸位,所为何事吧。”

那靠前而站的元老重臣,对上官法律庆拱腰行了一礼后,转身看向殿内疑惑的众人沉声说道:

“现有“九牧国”朝堂送来的诏书一封,要我等无条件接受“九牧国”朝廷的军队整编,否则后果自负。”

“而在此之外,另有可靠消息,“九牧国”朝堂联合各外国,共发兵一百六十万,分四路进攻我四庭督府,意图将我四庭督府逐个消灭。”

“而发起进攻的日期,正是今日二殿下加冠之日!”

殿内的一应众人,听及于此,一个个皆面色难看,议论纷纷。

“什么,“九牧国”朝廷竟然联合外国共同对付我四庭督府,真是可耻之极。”

“对我四庭督府进攻的联军共有一百六十万,我们能挡得住吗?”

“是啊,我们四个庭督府的兵力加起来才总共七十五万左右,怎么抵挡“九牧国”朝廷的一百六十万联军。”

“而且其余的三庭督府,说不定还不知道“九牧国”朝廷要对其动手了。现在搞不好,在“九牧国”朝廷的联军突袭之下,已经覆灭了也说不定啊。”

说着,大殿内的众人皆哀嚎了起来,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多时,不知殿内是谁说了句:“不如我们投降吧。”

这下殿内众人纷纷符合道:“是啊,而今已是必败之局,若是负隅顽抗,恐身死国灭。”

“若是投降,说不定还能保宗庙不失。”

说着,殿内的人群中,不少人纷纷向上官律庆劝谏投降以保全身家性命。

看着殿内劝谏投降的朝臣,上官法律庆面色阴沉,沉声说道:“诸位可都是如此想的?”

“要孤投降于“九牧国”朝廷。”

殿内众人,见此大多沉默不语。

而那些劝谏投降的朝臣,见上官法律庆询问,一个个面色带喜的说道:“臣等也是为了肃王考虑,望肃王速下决断。”

此刻的那些劝谏上官法律投降的朝臣,一个个想的都是,现在这庭督府是没救了。

别管投降之后还能不能保住现有的官职,也别管肃王投降后会被如何处置了。总之趁现在投降保命,才是最重要的,大不了日后做个富家翁也比丢了性命要强不是。

看着这些寡廉鲜耻的混蛋,上官法律庆的终于是暴怒了,愤怒的说道:“好,好,好!”

“食孤之禄,却不忠心为孤考量。竟然劝孤投降犯境贼寇。”

“好,你们要投降是吧。”

“那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送你们去投降!”

说着,在众人的疑惑之中,上官律庆厉声喝道:“来啊,将这几位要投降的大臣都押下去,明刑正典,立即处死。”

“其大臣家属,尽皆戮没,一个不留!”

说罢,便早有侍候在一边的甲士将叫嚷着投降大臣拖了下去。

不多时,远处传来了一声声惨叫,便有甲士回来汇报说已行刑完毕。

看着殿内大多嘘寒若噤的朝臣,上官律庆冷哼了一声,说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此等尸位素餐,寡廉鲜耻,不知忠义为何物的败类,孤恨知其晚矣,未能早杀!”

说着,上官法律庆再次看向殿内群臣,冷声问道:“诸位,还有谁要劝孤投降的,孤可以早日送尔等去见这几位位大人,以免冥路孤单。”

看着殿内上首杀气腾腾的上官律庆,殿内众人皆是胆寒,齐声说道:“臣等誓死效忠肃王,愿为肃王鞍前马后,至死不渝。”

见此,上官法律庆脸上的怒气才消去了些许,坐回蟒椅之上,对靠前而站的徐姓元老摆了摆手。

见此,徐姓元老对着大殿内的众人接着说道:“我不过说“九牧国”朝廷联合外国势力共同进犯我四庭督府,又没说四庭督府之中除却我“西北庭督府”,其余三府不知“九牧国”朝廷的阴险举动。”

“更没说,我各庭督府面对此等局面,怎会没有提前做出准备。”

“诸位当中的有些大人,就怎地如此不堪,急吼吼的说出投降于敌寇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来了?”

听及此言,殿内一众朝臣,除却提前知道内幕的几个心腹外,具皆神情一松,眉梢之间挂上了喜色,只是还是有些疑惑的看向那徐姓元老。

心道,此等大事,我等竟然具皆不知。

看着疑惑的众人,徐姓元老冷声一哼,说道:“此等要害之事,岂能公诸于堂。”

见此,殿内众人皆弯腰行礼,称赞上官律庆的圣明。

商议起了粮草调动,开战事宜。

此时的四庭督府的边境之上,“九牧国”朝廷和外国势力的联军,在“九牧国”朝堂对四府发布诏书之后,皆疾行杀向各庭督府的城池要塞。

当中,东海路行军主帅袁文良,正带着二十五万“九牧国”朝廷大军,向拥兵十五万的“东海庭督府”杀去。

而西南路则由金鹏飞同样带着二十五万大军,不过却是向同样拥兵十五万的“西南庭督府”杀去。

不论是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外松内紧的袁文良,还是一路小心戒备的金鹏飞。

在即将进入两庭督府边境之时,皆被山道上埋伏的庭督府兵,突然冲杀乱成了一团。

尽管袁文良和金鹏飞对此早有准备,并在埋伏的庭督府士卒冲杀之下,逐渐稳住了阵型,还展开了反击,逐渐占据了上风之时。

却随着身着鱼鳞具甲的余桑、吁流等国的联军突然从身后、侧翼的薄弱地带杀了出来。

在东海、西南两府埋伏是假,诱敌是真的计策之下。袁文良和金鹏飞两人各自带领的二十五万朝廷大军,瞬间崩溃开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和溃逃。

而带领着三十万大军,并有着戎、项等国二十万联军策应的板智大宇,向拥兵二十万的延北路庭督府急袭杀去。

却不知数日之前,已经知晓戎、项等国的阴谋的“延北庭督府”,反其道而行之,趁其大军出征国内空虚之际。

深入敌后,使出围点打援的计策,逼迫戎、项等国的二十万联军,纷纷仓皇领旨回军救援各自都城。

却正中“延北庭督府”计策,仓皇回军救援各自都城的戎、项等国联军,在“延北庭督府”的埋伏之下,战死无数,投降数万。

而后“延北庭督府”更是挥兵攻破戎项等国都城,大肆劫掠屠杀。

并将城中青壮编为“仆从军”,其家小押为人质,一并带回了“延北庭督府“之中。

一战得“仆从军”四十五万,粮草辎重,牲畜奴隶,甲胄箭矢更是无数。

而后以逸待劳,在板智大宇带领的三十万朝廷大军冲杀而至之际,派出四十五万手执棍棒,衣不蔽体的“仆从军”正面阻挡。

二十万“延北庭督府”的精锐甲士,则是于三十万大军朝廷大军的,薄弱侧翼及后背杀去。

虽有板智大宇不断用己方还有二十万党、项等国联军的话语,来激励腹背受敌的朝廷大军。但在孤立无援,腹背受敌的情况下。

坚持了一天一夜的三十万“九牧国”朝廷大军,还是大部战死,小数幸存者得以突围。

至于西北路由柳儒拓带领的三十五万朝廷大军,则是没有料到“西北庭督府”派出使节,以其“九牧国”获胜,摩、乌等国获利少。

“西北庭督府”获胜,摩、乌等国获利众的离间之计,将摩乌等国的二十五万联军拉入了“西北廷督府”阵营之中。

是故,在“西北庭督府”与柳儒拓的朝廷大军正面激战之际,摩乌等国挥兵突袭而至。

以为是己方援军的朝廷大军,毫无防备的被转瞬间被杀死无数。

而后彻底崩溃,除却少数几个逃生,几近全军覆没。

在摩、乌等国与“西北庭督府”庆贺之际,毫无戒备之心的摩、乌等国士卒,一个个喝的大醉瘫倒在各自军帐之中。

手脚无力,被冲杀进来的“西北庭督府”大军尽数斩杀,一个不留。

同时迅速出兵,率军攻克了摩乌等国的都城,大肆洗劫之余,将城中青壮老弱尽皆屠戮,只留下了年轻妇女以充军资。

而后更是大肆扩军至五十余万,调动军队驻扎,设立行政,迁移“西北庭督府”治下子民,巩固所占各地。

而这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以致于上官天泽所起事的两万之兵,竟然没有来得及发挥任何作用。

在赶往支援柳儒拓大军的半途之中,遇到了仓皇逃窜的柳儒拓等几位将领。听到事情缘由之后,顾不得他想,只得立即与柳儒拓一起向“九牧国”朝廷城池逃去。

一路仓皇逃窜,其中心酸艰辛,只有上官天泽等人自己可知。

起兵之时的意气风发模样,现在只剩下满面的灰头土脸,随行两万大军尽是狼狈不堪。

(本章完)

.

阅读挣脱囚牢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