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录

《晚清风云录》

第6章 中秋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一转眼,秋天的凉意不知不觉浸染了余杭,凉意中还带着夏季的余温。

又是一年的中秋节到了。

丫鬟佩儿头一天的晚上就开始心事重重,一会让莺儿帮她看看明天穿什么好看,这件会不会太素,那件会不会太艳,一会在自己的宝贝盒里挑来挑去,林隐问她做什么也只是笑而不答。

还是莺儿告诉他,中秋节也叫“女儿节、团圆节”,像他们这些自小被卖到府里的丫鬟,蒙老爷恩准,可以每年回家看望一次自己的爹娘,以示团圆之意。

佩儿祖籍河南,打小卖过来的时候就没了记忆,这么多年一直在寻找亲人,直到去年年底大夫人才帮他找到了家人,只是父母早已故去,家里只有兄嫂两人和一个小侄儿。佩儿思念这唯一的亲人,上个月就早早地跟大夫人告了假,明天中秋回去探望哥哥嫂嫂呢。

林隐恍然大悟,心下对于他们这些丫鬟的命运也不禁恻隐,遇见好的主子可能会给丫鬟挑选合适的男仆,让其安稳度过一生。又或者因为是贴身侍女,姿色不错,就此纳入房中做个妾室,这种情况对于丫鬟来说已经是优选中的优选了,运气不好的终其一生就要为主子服务了。

佩儿或许预感到自己的命运,所以对于这府外的亲情格外珍惜,将兄嫂视作唯一的亲人了。

林隐闻听佩儿还有个侄儿,以自己的名义特意找膳房做了些五芳斋的糕点,让她明早带过去,佩儿眼圈微红,对林隐施了一礼:“奴婢替兄嫂谢过少爷!”

这天到了...

这个时候的中秋节相较后世更为隆重,大清早,林府上下就弥漫出了忙碌的气氛,上下在管家王伯的指挥下开始张罗,仆人小厮采买祭月的时令瓜果,丫鬟们制作明日张挂的燃灯。

林大人今天早早忙完了公事回府,特意花了好些时间陪着这个儿子,询问他最近都吃了什么好吃的,玩了哪些有意思的玩具,这两年的相处下来,林隐既然打算好好地活这一世,也就内心认真地认下这个爹,二人很是享受了一番天伦之乐。

随后林大人又分别去了大夫人和二姨娘的住处。

傍晚时分,佩儿不在,莺儿给林隐加了一件御寒的衣服,跟着林守常、两位姨娘去了正厅赴宴,相比年夜饭,中秋节是第二重要的家宴。

先是祭月,院中设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

林隐的爷爷林老先生主持完祭礼之后,便是主宴,林府上上下下从主人到管事、小厮、丫鬟、护院足有数百人,规模庞大,在主厅及几个大院子里将一张张八仙桌摆开,热闹得一塌糊涂。

后世的林隐自小在冷酷严苛的环境中长大,此刻沉浸在古代大家族热闹的氛围中,坐在父亲身边,感受着那种亲切的热闹感,外面忙忙碌碌的放鞭炮,他便也与玥玥跑来跑去,人群中吆喝声、招呼声、闲聊声响成一片——这种感觉是从来没有体会到的。

夕阳还未落下,作为宴席已经开始上菜了,便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林老先生作为最高长辈,吩咐了一声开席,火把与灯笼燃起来,天渐渐入夜,各种声音响成一片。

来到这边以后,林隐一般都吃的很少,林府虽然有专门的膳房和厨子,但是所谓的美味佳肴并没有电视上看到的那么好吃,远不及后世的花样美食,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多种,主要还是菜肴的制作方法、器皿的多样化、原料的稀少和调味料的改革换代,最起码现在这个时候没有味精。

看来得花时间改良一下家里的菜谱呢,他将这定为以后的规划之一。

吱吱,林隐口中啜着梅子汤,林府也是富贵人家,家中能供孩子们喝的也就只有些姜蜜水、梅子汤、木瓜汁这些,姨娘们可以喝一些桂花蜜酒,相当于后世的米酒。林隐本来也不太爱喝酒,还是找大夫人要了一小杯尝了一口,滋味很淡,大概只有几度。男人们除开需要伺候的家仆之外,喝的都是温过的黄酒!

还是肥宅快乐水好喝啊...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就是这样。

但是总的说来大家都很和善,除了二姨娘有时候看他的眼神怪怪的,不过他也不在意,目前只要装作乖巧,至于这个家产他也不在意,相信父亲不会让自己讨饭过日子吧,大不了长大以后自己出去另谋生路。

晚宴开始得早,其实入夜不久便渐渐进入了尾声,因为中秋节嘛,后面还有一些属于女眷和孩子们的活动。

林隐的爷爷林老先生今年五十多岁了,身体还算健康,精神也矍铄,此时同林父以及大小姨娘说着话,无非就是嘱咐他们要多给林家添些子嗣,开枝散叶之类的话。大夫人自始至终平淡的很,静静地听着,二姨娘则是幽怨地看了林守常,点头称是。

老先生喝了几盅酒,这时又高兴的拉过林隐和玥玥,给他们每人拿了一块月饼,问了玥玥最近玩了什么好玩的,小丫头摇着爷爷的胳膊,说“隐哥哥给我们讲了好多故事呢,有公主、有王子……”,

林府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些故事,看向林隐,他忙憨憨地答道:“孩儿是找了一些民间话本讲给玥儿听的”。

老爷子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长条圆筒外带繁复花纹的东西,递到玥玥的眼睛面前。

“爷爷,这是什么?”玥玥眼里闪烁着好奇。

“来,眼睛对着朝里看!”玥玥握住那圆筒拿一头对准左眼,这一看顿时就发出欢呼声。

“给我也看看”,玥玥小心翼翼地双手递给林隐,似乎生怕摔碎了。

林隐拿在手里观察了一下,这是个竹料雕刻的单头圆筒,外面是一头是透明玻璃镜片,凑到眼前朝里看了看,里面是个彩色油画的马儿,随着他手捏住圆筒末端不断地旋转,里面图案也在不断变化成公鸡、小狗等。

这不就是“万花筒”吗?林隐哂笑,装**不释手的样子。

“这是西洋镜,前几天一个老朋友送的,洋人做的玩意”,林老先生看着孙儿们玩的开心,自己也仿佛年轻了不少。

这个时候,万花筒才进入中国,由于制作材料和工艺的限制,只在一些达官贵人手里有珍藏,放在当下也算是稀罕了。

看来洋人的科技已经在慢慢渗透到这个时代的生活,虽然眼下看来是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知道后世英法国家给中国带来的何种痛苦,林隐心下还是有些沉重。

闲聊唠嗑了一会,林老先生准备回自己的院子,一帮子年轻小辈连忙过去说些贵安恭送之类的话语,老人离开后,林大人也出去参加同僚邀请的诗会去了。

男主人走后,还有一个流程是大家盼候着的,大夫人二姨娘开始给一些负责管事和打杂的下人发红包,并说些辛苦之类的体贴话。

接下来就是属于女眷和孩子们的重头戏,观花灯......

.

阅读晚清风云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