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怂恿曹操洗劫了皇宫

《三国:开局怂恿曹操洗劫了皇宫》

第50章,世家之千古恩人,百姓之千古罪人!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第50章,世家之千古恩人,百姓之千古罪人!

蔡琰脸色一白,秀眉微蹙。

徐然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再次语出惊人。

这样一来,岂不是正中卫仲道下怀?

祸从口出,徐然日后的仕途,算是全毁了。

貂蝉赌气似地跺了跺脚,撅着小嘴,有些不开心。

就连蔡邕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少年意气何由挽!

但放任冲动,是要付出代价的。

哎,如此青年才俊,可惜了……

卫仲道嘴角扬起一抹冷笑,眼中尽是奸计得逞后的得意。

杀人诛心,莫过如是。

徐然焉能不知对方的小心思?

瞥见对方小人得志的样子,嘴角不由泛起一丝嘲讽。

大汉,已经完了。

可怜你们这群书呆子,犹不自知。

大汉都没了,谁能阻我仕途?

乱世将至,百家学说中最无用的就是儒家!

貂蝉注意到了徐然的表情,悄声道:

“姐姐你看,徐公子似乎……并不在乎?”

蔡琰微微眯眼瞧去,心道:这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卫仲道端起酒樽,轻饮了一口,神情自得。

在他看来,徐然已经输了。

说董仲舒是儒家罪人?

呵呵,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收场。

徐然扫视一眼众人,目光与蔡邕对上,微笑点头示意。

然后他朗声道:

“董仲舒,其罪有三!”

“第一罪,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任何东西,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而自从独尊儒术以来,朝廷官员全换成了一些只知道仁义礼智信的人,

其中大部分,还都是些伪君子!”

说到“伪君子”三字,他好似无意地将目光停留在卫仲道的身上。

卫仲道额头青筋凸起。

玛德,又搞人身攻击!

徐然微微一笑,继续道:

“只靠仁义礼智信,百姓吃得饱饭吗?”

“农家的耕桑技艺、墨家的机关器械、医家的医学技术……

这些才是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

“而自从独尊儒术以来,诸子百家几乎全被废除。”

“大汉日渐衰微,内忧外患,与罢黜百家,有着直接关系!”

“而且,独尊儒术以来,儒学有实质性发展吗?”

“没有!”

“可以说,独尊儒术,不仅祸害了诸子百家,也害了儒家自己!”

蔡邕神色肃穆,惊疑地看向眼前少年。

少年一语中的,直切要害!

蔡府藏书三千卷,

可不止有儒学,还有很多散失的诸子百家孤本。

严格来说,

蔡邕不是儒家的卫道者,他主张兼收并蓄。

所以,徐然的话,他深以为然。

可这是蔡邕在博览百家群书的基础上,得出的认识。

可徐小子不过十六七岁,能读过几本书?

怎会有如此超然之见识?

同样疑惑的,还有蔡琰。

蔡府藏书,她已熟读到背诵的地步,深知徐然所言非虚。

事实上,罢黜百家的恶劣影响,很多人都是清楚的。

只是儒学作为大汉的正统思想,已有二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既得利益群体势力庞大,无人敢公开指责。

卫仲道当即反驳道:

“你怎知没有发展?”

“董大家提出的天人三策,不正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吗?”

他说完,一众才子也纷纷表示附和。

所谓天人三策,是指:天人感应、罢黜百家、三纲五常。

这是董仲舒学说的代表。

徐然冷笑地看向众人。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罪!”

“第二罪,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所谓的天人感应,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皇权统治,只是披着儒学的外衣而已。”

“皇权受命于天,强调皇权至上,难倒不是与民贵君轻的孔孟思想,相悖吗?”

众人顿时哑口无言。

卫仲道辩解道:

“董大家提出天人三策,协助武帝开创了大汉朝最鼎盛的时期,这难倒不能证明君权神授是对的?”

“而且,武帝时期推行的就是德治!”

“所以说,儒学之德治,方是长久之道!”

其实,这已经有些强词夺理了。

强行将董仲舒与武帝开创盛世,联系在一起。

全然不提卫青、霍去病、东方朔、主父偃……等一众文臣武将的功劳。

事实上,这些人才是协助武帝开疆拓土的元老!

徐然用关爱智障儿童一样的眼神,看向卫仲道。

自己刚刚的解释,算是对牛弹琴了。

当然,也可能是对方揣着明白装糊涂。

对付流氓,只能比他更流氓。

徐然淡淡道:

“武帝时,大汉朝最鼎盛?”

“你的意思是……高祖皇帝、文帝、景帝,都不如武帝?”

“当今刚刚继位的陛下,也不如武帝?”

“难倒当今陛下,不能开创大汉最鼎盛的时期?”

论上纲上线,论扣帽子,论阴人,徐然敢说: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古代也有这么一种人:

你跟他讲道理,他和你耍流氓;

你和他耍流氓,他和你讲道理。

对付这种人,就得使用非常手段。

刚才故意给我挖坑,真以为我不知道?

呵呵,论玩政治,小卫子你还差得远咧……

一连串的大帽子扣下来,卫仲道脸色顿变,忙解释道: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你这是故意曲解!”

说完,后背已是冷汗涔涔。

这话要是传出去,可就说不清楚了。

徐然没有搭理他,继续说道:

“那董仲舒出世之前呢?”

“高祖皇帝、文帝、景帝,并未采纳儒学思想,而是以黄老之术治国,实行休养生息之策。”

“不是照样开创大汉,照样开创盛世?”

“难道说,高祖开国、文景之治的功绩,不够大?”

“还是说,你卫仲道认为,高祖、文帝、景帝,弃儒学而不用,都不如你聪明?”

“就你姓卫的能耐?”

此言一出,卫仲道已经脸色煞白。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不仅他接不住,就是整个河东卫家也担不起。

“你、你,胡搅蛮缠!”

“我根本就不是这个意思!”

卫仲道冷汗直流。

玛德,这小子太没素质了,总搞上纲上线这套!

徐然伸出两根手指,冲他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那姿态,真是嚣张至极。

卫仲道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也猜到对方是在炫耀胜利之意,气得浑身哆嗦。

蔡邕捋须微笑,明知徐然也涉及政治,却并未制止。

起因是卫仲道先犯规的,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徐然见蔡邕并未反感,便趁热打铁,继续道:

“第三罪,是大力推行察举制!”

所谓察举制,就是地方官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试用考核后任命官职。

察举制,就是在汉武帝时期诞生的,但一直未得到推广。

而董仲舒对察举制进行了补充完善,一举为其施行,奠定了基础。

“人才举荐?说得好听!”

“举秀才不识字,举孝廉父别居。”

“推举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人才?”

“最重要的是,举荐渠道早已被世家大族所垄断!”

“可以说,察举制的出台,直接导致了世家的进一步壮大。”

“世家日趋壮大,就连皇权都不得不借助外戚和宦官来对抗。”

“同时世家的扩张,使得土地兼并进一步加重,搞得大汉百姓民不聊生。”

“而这,才是导致汉朝衰败的根本原因!”

此言一出,再次得罪了在场所有人。

这等于,当众将世家的底裤扒了下来。

今日来的,都出自各大世家。

可以说,从他们出生之日起,就决定了:只要日后想当官,就能被举荐为官!

众人均黑着脸,不说话。

这是事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察举制的弊端,尽人皆知。

既得利益者,会拼命维护现状,又怎会做出改变?

蔡邕暗暗头痛,这小子是要将天下世家往死里得罪的节奏啊!

但同时,他也不得不佩服徐然眼光之卓绝。

要知道,这个道理,是他近些年游历之时,方才隐隐感悟到的。

只是还差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总觉得没有完全悟透。

方才听徐然一番话,让他顿时明悟:原来根源出在察举制上!

徐然才不管什么世家大族,也不怕他们报复。

自己没出身,没背景,永远不可能被世家所接受。

而且,既然选择了站老曹这方,就注定要与世家为敌。

三国争霸舞台,前期的袁氏兄弟,后期的蜀汉、东吴,走的都是世家支持路线。

唯有曹操,走的是平民路线,却被黑得最惨。

事实上,在徐然看来,董仲舒还有第四罪,只不过他没说。

这要是说了,只怕会得罪全天下的……男人。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其中就有“夫为妻纲”。

由此,华夏女性在整个封建朝代一直被打压,足足持续了两千多年。

这间接导致,后世田园女拳击手们的报复性反弹!

这群拳击手,看似是在积极争取男女平等,实则只想获得和男性一样的权利,却不用承担任何女性义务!

恶心得很!

徐然无视众人刀子般的眼神,淡淡道:

“此三罪,还不足以说明董仲舒乃儒家之千古罪人吗?”

“噢,也可说是世家之千古恩人,百姓之千古罪人!”

众人均是脸色难看至极,阴沉着脸不说话。

蔡邕神色复杂,他也是世家,深知其中之道。

但他这几年游历天下,看到的更多的是底层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良久之后,蔡邕长叹了口气。

董仲舒出自世家,自然是要维护世家阶层利益。

蔡琰也长长地舒了口气,慢慢松开了攥着衣襟的小手。

貂蝉看到,蔡琰的手指因长时间紧握,已经有些苍白了。

她还发现,蔡琰看向徐然的眼神,除了钦佩之外,春水般的眸子深处,似乎还有一种倾慕……

(超级大章,量足管饱!本书将于今晚上架,希望大家给个首订!跪谢、跪谢!)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阅读三国:开局怂恿曹操洗劫了皇宫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