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啸昆仑

《剑啸昆仑》

2—1.京师风云变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大德二十五年六月初十,大楚大德皇帝崩。三日后,太子殿下薨逝。

皇帝驾崩在于江昊的预料之中,而太子薨逝却是完全在意料之外,不仅是在江昊的意料之外,也在几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太子年盛,且身体一向很好,所以宫内由皇后阎氏提出的“太子纯孝,因父皇驾崩而伤心过度,蘧然发疾而致此,奈何?”的说法,普遍不为大臣们所接受。

太子监国多年,所表现出来的英明睿智为众人所服,根本不可能因为伤心过度而致死亡。

江昊觉得,除非太子素有心疾、也即急性心脏病,否则不可能突然死亡。要么,就是有人暗害,毒死了太子。

不过,这话他也没有贸然说出来。

毕竟皇后乃是六宫之主,皇帝缠绵病榻多年,宫内的一切都由皇后主掌,要说毒死太子,那就非皇后莫属了。

但皇后乃是太子的生母,这又怎么可能?

当然,在江昊的认知里未必不可能。蓝星上不是有武则天虎毒噬子的先例吗?有政治野心的女人,什么事干不出来?早就听说这位阎氏皇后也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女人,曾经多次干政,还为此与监国的太子闹翻过好几次。

当然,江昊不说不等于没人说,那些真正的大佬们就在说。不过,也不是直接说出来,而是坚持要查清太子骤然薨逝的原因。为此,给太子看病的太医被传唤,但这位太医却是已经在自家上吊自尽了!

这件事就奇怪了,于是更加引起诸位大臣的怀疑,联名要求入后宫查看,并要携带太医和仵作。

暂时主掌国政的皇后阎氏开始是各种推脱,不许诸位大臣入后宫查看太子的尸体,更不许仵作进入,只准太医进入检查。但惩于上一位太医的教训,大臣们立刻群起反对,不让太医单独入后宫。

虽然江昊是刚刚进京,但作为兵部侍郎他也是有资格上朝的,而此时他还不认识大部分大臣,所以一直都是字旁默默地看着。

朝会不像蓝星上传说的那样频繁,其实就有点像最高国务会议,大概十天半个月才会举行一次,议决一些大事要事。

在蓝星的时候,满清修明史,说明朝几位皇帝多年不上朝,以此来表示明朝皇帝懒政、彰显清朝皇帝的勤政。但事实上,若是天天上朝的话,那么那些清朝的大臣们岂不是没有时间办公和处理事务了?

不过,由于朝中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这些天大臣们天天都聚在勤政殿上,就连饭食都是给送来的。

江昊没有让人给自己送吃的,反正他不吃也没有什么关系。

刚到京师不久,这一个月里什么都还没有搞清楚,火炮局的人手、场地、经费预算等等一切都还没有落实,却碰上了这种事情,一时间江昊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说起来,太子忽然离奇薨逝,这对江昊是很不利的,甚至对安达知等一干人也都很不利,对太子最为重用的关学系也是非常不利。失去了太子的支持,他们后面还能不能在朝堂上站住脚都是个问题,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来更是难上加难了。

所以,江昊也怕是自己太过关切而预设了立场、一门心思怀疑皇后,所以他暂时不说话,只是冷眼旁观。

而正由于他不说话,加上他太过年轻,所以更加被人忽视,那些大臣没人来关注他。

这事发酵了几天后,宗室们也掺合了进来,在京的宗室也冲进宫里、涌上了勤政殿,在外的宗室王公们纷纷上表要求进京。

宗室就不及大臣们纯粹,他们此时积极掺合,未必没有盯上了那张龙座御榻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心思。

皇后刚开始还坐在殿上想要压制群臣,但后来见压制不住,便也不再出来了,任由大臣们在那里闹,也不知道抱着什么心思。

局面陷入了僵局,江昊发现了问题之所在,就是因为宫廷禁卫是掌握在皇后手中的!

若非如此,这么多大臣在此,只要一句话便不可能进不了后宫!

事实上,他早已从裴叙的口中得知了后党一派的跋扈,以及宫廷禁卫乃是与防卫京城的御林军都掌握在后党的手中这个事实。

在这勤政殿上,几乎聚集了所有大臣,但却不见一个后党中人!

于是,他站了出来道:“诸位,本侯有个建议,就是调禁卫军进入京城,护卫诸位重臣强行进入后宫,以查明真相!”

然后他环视周围,只见那些大臣们都似乎是呆住了。

“可以啊!”这时,一位宗室站了出来,道:“本王觉得这位是……勇毅侯说得没错!本王支持他的建议,还请几位相爷尽快下令,调禁卫军接管宫禁!”

“这,这不妥吧?”一位老臣道:“这岂不是形同谋反?”

“什么谋反?”那位王爵的宗室喝道:“当此社稷危难之时,我等这些宗室都在此间作证,何为谋反?”

于是,大臣宗室们分为了两派,开始争论不休。

江昊偷偷问身边的另外一位同僚、兵部尚书佥事:“这位王爷是何人?”

那佥事低声道:“这位乃是河间郡王,是先帝的庶子、大行皇帝的庶弟,素来跟郑王走得很近。”

江昊闻言恍然。

郑王,乃是大行皇帝的第四子,也是嫡出的第二子,算是太子殿下的嫡亲弟弟。看来,这位河间郡王是在开始为郑王多位张目了。

只要坐定了皇后有谋害太子的嫌疑,那么她垂帘就不可能,而太子只有一个儿子,年方五岁,在没有太后或者皇太皇后垂帘的情况下,顺利继位就有了变数。

而郑王乃是目前最有资格问鼎之人,无论是直接继位登基,还是做摄政王,都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郑王目前尚在封地,虽然也呈文要求进京,但在未得准许的情况下擅自进京就是很严重的过失。所以,才由这位河间郡王跳出来充当急先锋。

终于,有内侍从后宫来,传来了皇后的懿旨,着诸位大臣尽皆出宫返家,皇后娘娘允准于后日,由诸位中枢重臣以及郡王以上宗室入宫拜祭太子遗体。

所谓“拜祭”太子遗体,其实就是查看验尸的婉转说法。

很快殿上的争论就停息了,大臣们开始纷纷出宫离去。

江昊跟上了安达知,低声道:“大人,这件事不太对劲,皇后怎么可能忽然允许诸位阁臣与宗室入宫?末将怕这这里面有什么阴谋!”

安达知闻言,略一踌躇,道:“你是担心后党动手?”

江昊道:“除非太子殿下薨逝与后党没有关系,否则他们一定是要动手的!”

安达知沉吟片刻后道:“你速去西京,拿我的手令调一支可靠的兵马赶来京师。嗯,就以禁军轮替为由。”

“是。”江昊道。

现在京师这边的情况很复杂,御林军和宫廷禁卫掌握在后党手中,京城之外京畿地区却是禁卫军的天下,而禁卫军则是掌握在元老派的手中,关学系虽然得太子重用,但终究根底较浅,若是一旦乱起,手中无兵的话就会很被动。

关学系影响比较大的是在雍凉的边军之中,但要是没有枢机院的正式军令,边军是不可以擅自进入京畿地区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过,禁卫军是实行轮替制度的,就是边军和州兵会定期轮流调入京畿、加入禁卫军的序列,而部分禁卫军则是会被外调成为边军。

这是当初太祖开国时为了保证禁卫军战斗力而定下的制度,不过自大行皇帝继位以来,就事实上不再实行。

虽然不再实行,但制度并未废除,而且从安达知进京后就开始重提这项制度,也基本上得到了枢机院几位大佬的赞同,只是尚未正式开始而已。

虽然安达知个人不能决定正式的轮替序列,但他可以提前将一支部队召来京畿地区,以为轮替做准备的名义,这个没有什么大毛病。

当然,调兵还得经过兵部,好在现在江昊就是兵部侍郎,有他的背书,安达知这份手令就是合法的,最多届时轮替的事情通不过,再让这支部队回去就是了,而不会被人因此抓了小辫子。

唯一的就是这个时机有点巧合,但从法理却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大人你的注意自身的安全。”江昊道:“这样吧,我身边还有二十几名心腹护卫,都调来在你身边。还有,我再召集部分在京师一带的高手,为大人暗中宿卫。”

“那就多谢了!”安达知看了江昊一眼,没有拒绝他的好意。

安达知虽然现在已是位高权重,但作为文官,他是没有私人护卫的,他的侍从都是禁卫军给安排的。关学系诸人不同于那些门阀世族出身的高官,那些人都有家族的高手随身护卫,关学系诸人在京为官者就没有这个条件。

现在江昊借助于青暮商会在江湖武林中也有相当的号召力,而京城也是有青暮商会的分会的,只要一声号令,自可召集一些高手前来效命。

在当今这个时代,大的商会都有自己的背景靠山,也都豢养着一批高手,不然在商场上根本就站不住脚。

各大门阀世族都有自己麾下的商会,而且这些商会乃是大楚商场上的主要力量,他们都控制了很多行业,就有些蓝星上垄断资本系列的意思。

这样的商会,施行的绝对不可能是纯正的商业竞争,而是利用了所有力量、无所不用其极的惨烈手段,一般的小商家根本不可能跟他们争。

这也是当今大楚很大的一个痼疾,不下于往古时代的土地兼并。

由于太祖皇帝创立的均田制与之前历朝的均田制不同,本朝的田地是不允许买卖的,并且要定期轮换、重新登记分配,这是为了预防土地兼并的办法。

这种制度有点像蓝星上的土地承包制,田地的产权理论上是属于国家而非私人的,但耕种权却是私人的。

不能不说,这个办法还是有效的,知道现在,大楚开国已百年,土地兼并依然未能出现。

所以,那些传统上建立在土地兼并基础上的门阀世族衰落,随着本朝崛起的新门阀世族都走了商业的路线。

土地兼并的痼疾避免了,但新的痼疾却是出现,这就是商业上的垄断。

不过也正由于此,本朝的工商业空前发达,甚至就连金融资本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这在客官上大大增强了大楚的国力,否则的话,以大楚官场的腐败程度,岂不是要被新兴的北燕摧枯拉朽一般的击败?

但是,在江昊看来,这种商业的垄断已经严重制约了大楚实业的发展,若是不对垄断加以限制,经济危机迟早是要来临的。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眼下还是先应对因为太子以外薨逝而引发的危机吧。

迅速安排了安达知的护卫问题,然后江昊便即骑上雪狮,腾空而起、御风乘云往西而来。

(本章完)

.

阅读剑啸昆仑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