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啸昆仑

《剑啸昆仑》

1—75.接受改编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徐森和李谦套话的结果,直接就坚定了许二们接受改编的决心。

因为,李谦告诉徐森,其实鹿苑城的北苍军首领程致远,早就已经暗地里投靠了大楚,已经被任命为了镇虏后军都统制,并且朝廷还特意封了他个关内侯的爵位。按照安达知的计划,程致远将于近日公开举旗倒戈,届时大楚北河水师就可以进入并封锁上河,同时楚军主力将派兵迅速北上、攻取青阳城。

因为此时海西的北夷大军尚未抵达忽伦河谷,只要这次能够一举夺取青北,便可以将莫啸天的大军挡在清水城以北,接下来的战局就对楚军有利了很多。

这个计划目前还是等级极高的机密,若非为了坚定白云山义军的信心,就连李谦也未必能够知道。

那么,此举成败的关键就是白云山义军能否夺取清水城、挡住莫啸天的大军一段时间,待楚军解决了青阳之后,便会分兵西向,与义军会合共同对付莫啸天。

这样一来,许二们就相信了安达知这次是玩真的。

不过时间不等人,既然愿意接受改编,那么接下来就是尽快出兵、抢在莫啸天抵达之前夺取清水城了。

于是,由许二派自己的亲兵陪同李谦赶往白头山,同时这边中部山区各寨已经开始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了。

对于接受官军的收编,在中部山区的部队中得到了普遍的拥护。

义军毕竟不是山贼,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想过长期占山为王,有军饷拿做对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愿意的。此外,义军中还确实有一些人曾经犯过罪,这次既然除了大逆之罪外一概赦免,也是一个脱罪洗白的极好机会。

尤其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本就是抱着抵抗外侮的理想投奔过来的,能在大楚的旗帜下作战,也算是求仁得仁。

而对于一些头领来说,借着这次机会还可以做官,也是何乐而不为?

就比如许二等人,此前当过军人,也是因为当初职务太低、朝廷有功不赏、对官军失望才投奔了北山义军。但现在情况不同,按照李谦的说法这次改编之后对义军全面放权,部队不会被打散,而且原先的头领们都做了上至都统制下到屯长的官职,而且依然在北山一带作战就意味着不与别的楚军混在一起,立了功也不会被贪墨。

至于像魏胜、南宫杰这种没有做过军吏的,能当官就更是求之不得了。

毕竟,都统制可是至少得要五品武职偏将才能担任的职务,而五品官职对于他们来说以前都是望都望不见后背的大人物了。何况,在武将的实职上,都统制已经算是天花板了。

在这种情况下,接受招安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至于江昊,当然是没有把那些官职放在眼里。他也没有把卧牛山的义军看成自己的私产,更没有凭借这股力量逐步发展、最终角逐天下的想法。但毕竟卧牛山周围的矿场才刚刚开始开发,直接丢弃肯定是不划算的,这不是他江昊一个人的事,而是关乎整个卧牛山上千人安身立命、发家致富的大事。

所以,之前他最担心的就是因为接受收编而舍了卧牛山和石炭矿,那就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不过,既然现在节度府那边采用了这个办法,并且承诺永远不会收走白云山的产业,那就没有问题了。不但战时这片基业依然可以在自己的手中,而且就算是战后也依然可以紧紧地掌握住。

让江昊感到有点惊讶的是,这次那位安大人竟然能够搞出三个军的编制来收编白云山义军,按说他一个节度使是做不到的,这说明他的背后有大人物的支持。

其实江昊没有完全猜错,一方面这与大楚目前的状况有关,另一方面安达知的背后确实有大人物的支持,而这位大人物就是当朝的太子殿下。而且,这次安达知能够出任雍凉西路节度使,本就是太子殿下向大德帝极力举荐的结果。

正是有了太子殿下的支持,安达知才能拿出三个军的编制来招安北山义军,而他的这一招直接就击中了义军的要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免除了义军接受收编的一切后顾之忧。

在历史上,不是没有过朝廷按照民间武力的例子,不过通常都不会按照你的兵马数量给委任官爵,而是一定要压低一些。比如,你有一个军的兵力,那么很可能就只给你一个统制的官位。

像这次这样几乎没有打折扣的例子还真不多。

对于江昊来说,最看重的还是通过这次收编,白云山义军便可以与大楚边军联起手来共同对敌,不但可以解除义军的担忧,甚至有望彻底扭转这青北地区乃至于整个北山峡的局势,让白云山区能够得到一个长治久安的机会。同时,打通了青北之后,白云山的石炭矿就可以长驱直入、销往内地了。

虽然白云山中部义军现在是整个义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但也不可能就靠着这不到两万人乃至于白云山义军数万人打败数十万北苍军,所以找一座靠山还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改编之后的官职到是无所谓,什么都统制,也不过是五品官,搁在蓝星上也才是区区一个市厅级或者说师长而已。

蓝星上人人都可以通过电视等媒体经常看到中央领导人,市厅级甚至省部级官员还经常会因为贪腐等问题被拿下,早就没有了神秘感,甚至形象不好。而对这个世界上的民众来说,不要说皇帝,就算是那些朝廷大臣甚至州牧郡守也都是很少能够看得见的神秘存在,五品的官员就已经是仰之弥高的大人物了。

眼下江昊看重的除了战略上的利益之外,就是钱粮军饷了。这段时间以来大力发展军工,虽然卓有成效,但义军的经费却是消耗得太多,目前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只要能按期给卧牛山发放军费,甚至不需要给那么多,那么给他个什么官职都无所谓。

江昊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只要保住这片基业他就很满足了。

许二和徐森已经商量过了,由于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打仗上,所以今后白云山区的石炭矿和其他产业会全部交给江昊,通过建立一个商会来进行统一开发,条件就是江昊要定额给部队上缴经费以及提供军备,等于是承包制的模式,多余的就都归江昊自己所有了。

在蓝星上,一个煤老板都可以富甲一方,何况这里的矿区这么大、顶得上多少个煤老板了?有了这个资源在手,他就不会再为修炼的资源发愁了。

至于依靠白云山为根据地逐步发展进而割据称雄甚至逐鹿天下,江昊没有那个兴趣,虽然在现在这个时代并非没有那个机会。

这主要还是这个大楚皇朝的制度目前土地兼并加之因为要支撑对北燕的战争朝廷不得不加剧了对民间的盘剥、广大农民生活困苦的状态所致。

江昊私下里也跟李谦接触过,从他的嘴里了解到,中州一带的民乱确实是与大河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而决口有关,但雍凉一带却非天灾而是人祸,土地高度集中的同时横征暴敛,自然是大大地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一年的辛苦耕耘无法让一家人吃饱,还有官员们巧立名目的掠夺,民众岂能不怨?再加上一些地方部队拖欠薪饷,最终使得一批官兵举旗造反,旬月之间就裹挟了大量的饥民、席卷四方、生生将一个天府之国弄成了一个烂摊子。

可以说,现在的大楚有点蓝星上明末的意思,内忧外患,门阀世族与官僚们富可敌国,但朝廷却是国库空虚、穷于应付,在很多方面都失去了控制力,前途不容乐观。

不过这些都与江昊无关,他不觉得自己有平定内忧外患的能力,何况他在政治上是真的没有野心和兴趣,他的目标是修炼,而修炼需要资源,白云山里的这片基业能够给他提供资源、所以要紧紧抓在手里,就是这么简单。

确定了要接受改编后,各路义军的头领都在私底下展开了沟通和交流,不过大的方面肯定是没有了问题,关注点基本上都是在一些小的细节之上,比如军饷的标准,会不会拖欠?以及朝廷提供给义军的装备是怎么样的等等。

江昊对于装备问题是最为关注,因为他的兵工场护卫部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已经全面抛弃了弩器而改换了新式火器,如果朝廷非要塞给他一堆弩器的话,事情就还就不太好办了。

好在跟李谦沟通之后,对方表示其实朝廷的那一套制度早已成了废纸,现在各路各部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装备以及军需后勤问题,典册之中所规定的那些装备现在各个部队根本都达不到!更何况东峡与北山之间隔着敌占区、无论是粮草还是装备暂时都无法运送过来,所以节度府对于北山义勇也只能是补贴性质,筹集一笔钱交给新成立的三个军,由他们自己去解决粮草和装备问题。

这一下正好合了江昊的心意,他最后的一点顾虑也消除了。

至于其他部队就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一则是虽然主要还是装备了弩器,但火药已经不同。二则是野狼谷大捷之后现在大家的手里弩器等装备也已经占据了很高的比例,如果朝廷再给装备的话也是不好办,而能给装备费的话,他们也不需要再用来购买弩器了,可以用于制造更多的新式火药武器。

粮草的话就更没问题了,一直以来义军的吃喝都是靠自己解决的。

不过李谦答复,装备费会给,但只能是补助性质,不可能全部解决。不过交换条件是这三个军的缴获都归自己,不需要向节度府上缴。如果将来有多余的,节度府还可以考虑折价收购。

至于在大的编制上,也是没有什么问题。本来目前的北山义勇军就天然地分为了中部山区、白头山系以及西部系三支,编为三个军也是没人可以说什么。

很显然,节度府那边也是这么想的,就是承认现状。

不过,现在的三支义军所部的兵力数目都要比大楚一个正规编制的军稍微多了一些。对于这个问题,按照李谦的解释,每个军都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多编营、屯,这就解决了问题。

于是,最后拿出来的方案里,许二所部共编为九个营,魏胜所部与南宫杰所部则是分别为七个营和六个营,全都超出了大楚一个军五个营的编制规定。

还有,再去看看各营的下面,也都比楚军的一个整编营的屯数多了一些。

由中部义军改编的镇虏前军,由许二担任都统制、徐森担任副都统制,江昊则是由于此前练兵、制造装备以及所立的卓越战功而被任命为了都参谋,也就是相当于参谋长的角色,进入了镇虏军的领导层。

镇虏军之下,除了正常的前后左右以及中军营之外,还编有骁骑营、游击营、选锋营及神机营等四个营。其中,中军营统制为常石、前营统制为张海,左、右、后三营统制由原暮春山系的三位头领担任。

此外,成大力为专门建立的全骑兵部队骁骑营统制,赵从义为卧牛山系人马改编的选锋营统制,游击营统制则由东部山区那个倾向于青木峰一系的山寨的大当家来担任。

至于江昊,他的那支由老兵和伤残兵为主体、补充了部分山贼降卒的兵工场护卫部队被编为了神机营,由江昊自己兼任神机营统制,他投奔义军初期在斥候队的战友之一老霍被调来担任了神机营副统制,盖焘担任了神机营骑屯屯长,石大牛、元大、元二等皆为步兵各屯屯长,聂空接任了江昊亲兵队的队长。

在中部义军接受改编、出山征战之后,神机营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山区老巢的安全。不过,江昊打算要开始制造火炮、在神机营之下建立火炮部队、出山配合主力部队的行动,以使得神机营可以名副其实。

与此同时,之前四阁的执事人员也都进入了军部属下各个管事机构,不过还有一部分留下来开始协助江昊组建商会。

在目前的大势下,尽管接受了改编,但要想完全依靠朝廷供养那就是饿不死但也吃不饱,想要取得军备上的优势更加不可能,因此山区的产业基地不能放下、反而要加紧建设。

这个新商会的名字,被江昊命名为了“青暮商会”,乃是取青木峰和暮春山的手字。至于为何不叫“白云商会”?那是因为这个名字早就被白云城叶家占用了。

(本章完)

.

阅读剑啸昆仑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