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风流

《兰陵风流》

第三九七章 情义无价呢?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大唐皇帝的用膳很随性,皇帝想起在哪用膳,就在哪里用膳,当然也有部分是出于安全原因,就像皇帝的御寝阁一样,不会只有一个。但当今皇帝陛下李翊江有些不同,前面接近五十年的人生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健康的活下去,首要重的当然是养生,而养生即三养:养身养性养心。而养身之首就是饮食和起居,有节有律,不得随性而为。皇帝又自有心得,认为养身在于“二安”:安心与安身。安身就要讲个稳定,稳定才能安,移来移去的怎么能字?所以皇帝用膳的地方是安定的:以前处政的时候固定在东暖阁的茶膳房里;现在不处政了,皇帝最喜欢的日常是读书和作画,用膳的地方就安定在闲时读书的养心斋――不是清晖阁这么正式的地方――和作画的养性斋之间的明间里。

皇帝还题了匾:延年斋。

萧琰已经在这里陪皇帝用膳好几次,初次看到这匾额以为是“调和五味,饮食有节以延年”,而皇帝舅舅的回答让她肃然起敬――“德可延年,养德乃养生之第一要义。”萧琰觉得皇帝舅舅才真正是得了高宗皇帝的遗传,不是将养德当成大礼仪的冠冕――需要时才戴,不需要时就是戴黑幞头:里外都是黑。

所以,皇帝舅舅的御膳虽然五味清淡,萧琰还是很喜欢陪这位舅舅用膳,有种德沐春风之感――这也是很多人和皇帝相处的感觉,所以皇帝虽然很少处政,但在朝野尤其文人士大夫中却是德望甚隆。萧琰和李毓祯入到后殿,望见“延年斋”三字就戳了李毓祯一下,斜眼她道:“我觉得你需要延一下年。”养一下德。

皇帝舅舅的德大概都被他一个人得了,李昭华怎么就没熏陶出一分呢?

李毓祯看她一眼,慢腾腾的,“阿公说,乌龟千年,王霸是德。”

王霸?王……?

萧琰忽地“噗!”喷笑出声,然后扶了廊柱哈哈哈笑得不行。

王霸,王八,乌龟王八千年。

萧琰对于外祖父景宗已经无可言状了,这是人生高到了另一种高度,我自随心所欲,尔等不服――来咬我!……谁能咬到乌龟啊!就想起阿娘说的,外祖父临终前专门留了一道遗诏给他的宰相们,说他的谥号要定“辟土兼国”的“桓”,谁敢给他定“熙、襄、定、果”这些,他就咒谁生儿子没□□!生女儿没胸胸!生生将一干早知他厚颜无耻的宰相们惊得目瞪口呆,大骂他无德无耻,做鬼没□□……最终却还是被外祖父遂了意,定谥“桓皇帝”,阿娘说阿爹活着时随心所欲,任性,让人无可奈何,死了也死得欢乐,任性,让人无可奈何。

哦!对,李昭华就是外祖父景宗桓皇帝教出来的!

想想自家亲娘那随心所欲的性子,萧琰就觉得李昭华其实才是阿娘亲生的吧,祖孙三人一脉真传啊。

李毓祯已经施施而行至膳房匾额下,斜回头一眼,“萧延年,你要抱着柱子蹭饭?”

萧延年,萧养德也reads;。

萧琰笑声才止又忍不住笑了,扬眉洒袖过来道:“养德以延年――这个好,我要学圣人阿舅。”才不学外祖父的“王霸之道”。

皇帝这会子正从养性斋出来,穿着石青地织锦团窠龙袍,比起赭黄龙袍的色调更沉厚,头上没戴幞头和乌纱折上巾,仅一枝温润的青玉芝头簪子笄着发,益发显得气度温藉,风格醇厚,听得萧琰的话便笑赞道:“十七的德性好。”

“阿父。”

“阿舅。”

李毓祯和萧琰迎上前去给皇帝行礼。

皇帝高兴又亲切的抬手拍了下萧琰的肩,一边往膳房里走,一边温笑说道:“你来得正好,你阿娘有信稍在我这,上午刚收到,原想让昭华给你带过去。”萧琰立时雀跃了,眼睛亮亮的,一边扶了皇帝舅舅的手臂,一边欢声笑道:“我先陪舅舅用膳,一会再去您画斋里取。”

“好。你阿娘说……”

李毓祯看着父亲和萧琰言谈相得的样子,忽地也生种感觉,其实萧悦之才是阿父亲生的吧?

……

入到膳间,皇帝仍是北向南坐,李毓祯和萧琰分坐东西。六名内侍端着漆案鱼贯而入,三张漆案上摆的是同样的御膳,但皇帝面前的黑髹金丝漆案上少了一品羹汤。皇帝陛下向东西两案各扫一眼,眼神就有些诧异古怪:这道羹?

萧琰盯着黑髹漆案上,通体彩绘的釉下彩陶盂中色泽清新的羹汤――这就是李毓祯说的……“最贵的贵羹”?!

萧琰木着脸,奇异的心中没有半分惊诧,反而有种:“我就知道会如此!”――李毓祯会跟她正经才怪了。

皇帝心头古怪又好笑,按下诧异,温和说道:“开膳吧。”

李毓祯和父亲一起用膳向来随意,就是家常饭,加上一个萧琰,也是家常饭,不讲主客,当然也不讲宴席的食礼,皇帝说开膳那就各自随意了。唐人士族除了早膳外,午、晚二膳都是先用羹汤,李毓祯抬目示意东西二案的侍膳宫女盛那“最贵的羹”,向萧琰下巴一抬,很是正经的,“这是情义无价羹,贵吧?”

皇帝一听明白了,因何御膳房会进这一品不合时令的羹,果然又是昭华在捉掐人。

皇帝不由得哑然失笑,含嗔的睇了女儿一眼,目光看向萧琰时就是和颜悦色――这孩子真是生受了。

萧琰默默的看着汤碗里飘着的清绿的香芹叶子加清绿的茼蒿叶子。

哦她还知道,茼蒿又有个名儿叫义菜。

但这两样是冬春菜蔬,这个时令才七月将过半――“温棚里催的?”她语气里有着奇异。

李毓祯一手抚膝,噫呀叹道:“你也是知道的,庆丰园的温园子历来不催发菜蔬,此次为了你这情义无价羹,可是临时抱佛脚忙乎好一阵。”

温棚种菜早已有之,大唐北方因天寒冷少时蔬尤其盛行,但士族讲究“不时,不食”,皇族和世家都不吃温棚催出的反季菜,因为不合乎顺时自然的养生之道,所以皇帝陛下的食案上当然是没有这品羹的。

但“不时,不食”对宗师境来说没有意义。

萧琰能说什么呢。

她默默的喝下这碗羹。

芹义……是真,无假reads;。

皇帝终是忍俊不禁,一边笑一边摇头,对着女儿说:“你呀你呀。”

笑嗔里有对自家顽皮孩子的责备,又有着长辈看两小嬉闹的怡然而乐。

李毓祯向父亲眨眼一笑,回头对着萧琰举起盛羹的银镶里黑漆描金云龙碗,说道:“用情义无价给你饯行,可成?”

萧琰忽然扬眉一笑,笑容明朗洒脱,她的碗已空,抬手止了宫女盛汤,伸手直接端起彩陶汤盂的双耳,向李毓祯一举,眉飞豪逸,“情义无价,无坚不摧。饮胜!”

就算吃菜羹也要吃出个情义无价来。

李毓祯眼底调谑倏忽不见,身子挺直,眉斜挑飞,扬起激赏,曲指铿然叩案,“好,情义无价,无坚不摧。饮胜!”

双手端起陶盂到唇边如同长鲸吸水,真气暗透下汤中菜叶已碎成粉末,清香又碧透的菜羹汤如水线射入喉中。

萧琰欢笑一声“好!”如法炮制。

一道菜羹竟吃出了意气风流。

皇帝哈哈而笑,这回是欣然而笑,心中也微笑点头:十七这性子果然豁达宽量,而且反应机敏,应对高致,生生将昭华的一场捉狭变成了两人的高情远意。

――的确是最合适的那个人。

……

用罢午膳,萧琰没有急着去养性斋取阿娘的信,而是和李毓祯一起,陪皇帝沿着长廊漫步消食,转到紫宸殿前殿的柱廊时,皇帝忽然微笑问萧琰:“知道为何让你去?”

萧琰坦诚,实话实说:“一是我最合适;二是信任。”

合适的人未必能得到信任,但她二者皆备,李毓祯信任她,这是最重要的。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看看她,又看看李毓祯,微笑说道:“先皇曾赐你们同心方胜,瞩望你们同心合一――你们情谊笃厚,彼此信重,先皇泉下若知,必深感欣慰。”

两人肃然诺声。

皇帝淳厚的声音又响起,“《荀子》论王霸曰:‘欲得调一天下,制秦楚,则莫若聪明君子矣。’你聪明机警又善应变,更难得人品纯熙,心正坦诚,言信行直;”皇帝想到“芹义无假”又是一笑,“而且襟怀洒落,宽量大度;还有谦亨之福,当得起‘聪明’‘君子’之称――处于大西洲多方势力的错综复杂之局中,比起善谋诡变之才,更能让人信任:你过去后,无须因负重任而心生顾忌、束手缚脚,凭你心行事就是合宜。”

皇帝虽然因身体状况不能多思多虑,然对时政却是犀利,一言就提点了为何各方选择她的根本原因――聪明君子。

君子不聪明会被欺蒙,聪明不君子则不能取信于人,必须两者齐备。

萧琰沉思片刻,然后恍然,看一眼李毓祯,拱手向皇帝肃然应道:“诺,十七谨记。”

皇帝向来是要午休小憩的,这也是养生之道,两人送皇帝回了寝阁,李毓祯便带萧琰去养性斋取信,招手让她到窗边说话。

萧琰虽然心急看信,却还是沉静的走过去,听她叮嘱西洲事务。

李毓祯挑了下眉角,说道:“阿父之前说的‘谦亨’,你听一半就是了。”

萧琰眨了下眼,“你让我违旨啊?”

阅读兰陵风流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