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植掌天下

《三国之植掌天下》

第214章事出意外众人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曹植到底和卞氏之间有过什么样的交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是孙尚香特别关心的。

曹植感觉孙尚香心中的八卦之火在熊熊燃烧,要是自己不对她说个明白,恐怕今晚就别想得到安宁了。

“小娘子,娘亲她过来就是找我倾诉心事的。你别看她平时装得多么坚强,其实她的心是很软的,因为我大嫂的事情,她肯定会难过很久。”

“夫君,那你有没有尽自己的孝心好好劝劝婆婆呢?”

曹植理所当然地点头说道:“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啊!若是我不给娘亲安慰,现在还有谁能给她安慰呢?”

曹植忽然间笑呵呵地看了看孙尚香。

孙尚香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夫君,你是不是打算安排奴家去安慰婆婆啊?”

“小娘子,为夫以为光是用言语安慰娘亲是不够的。”

孙尚香顿时迷惑不解地说道:“哦?那夫君你说说吧,究竟应该怎么做才可以呢?”

“嘿嘿,娘亲她目前痛失了一个孙儿,那我们就要加把劲,让娘亲在我们这里得到另外一个孙儿嘛!”

曹植眼神如同烛火般看向孙尚香。

孙尚香顿时脸色透红,觉得特别难为情。

看到她这副模样,曹植不由得哈哈大笑,对她提醒道:“小娘子,为夫还要再多看一会儿书,你先回房间等为夫。”

“哼,你想得美!”

孙尚香噘嘴说完,逃也似的离开了书房。

曹植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很快便是继续投入到书中世界去。

关于接下来在邺城应该怎么维持正常秩序,曹植还需要好好思考。

他需要在书里找些灵感。

孙尚香回到自己的房间,感觉很是纠结。

刚刚曹植那么讲,真的让她心里很忐忑啊。

不过她没纠结多久,一阵睡意涌上来,就让她沉沉睡去。

曹植回到房间,看到孙尚香已经安然入睡,他并没有吵醒对方。

孙尚香此前已经帮曹植一起去参与抢险救灾工作了,她会感觉到疲惫也是理所当然的。

曹植知道孙尚香放弃在东吴的美好生活跟着自己来到邺城,那是鼓起很大勇气的。

自己既然成为她的夫君,就应该努力给她幸福。

曹植静静地躺在孙尚香身旁。

熟睡中的孙尚香翻了个身,很快便是将曹植紧紧抱住。

……

杨修、周不疑在邺城的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

一来他们都有过人的智慧,二来曹植已经为他们做好规划,让他们只需要按照原定计划去安排工作和即可。

当得到计划的指引,让一切变得更加顺利,他们越来越佩服曹植。

彼此合作的时候,杨修、周不疑也开始变得惺惺相惜了。

如果是以前,照两个人的情况,是不可能放开成见好好合作的。

现在他们可以好好合作,就是因为有曹植成为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纽带。

曹植表现得比两人更加强大,让两人心甘情愿为曹植办事。

他们一样想要在曹植的心中留下更好的印象,所以在干活的时候自然更加卖力了。

“德祖兄,现在在下除了佩服三公子之外,还非常佩服你了!”

周不疑其实也展现出非凡的本事,让杨修对他相当佩服。

“文直贤弟,你也是在不才佩服的范围之内啊!”

杨修笑着说出内心想法,让周不疑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两个人能够用来互相交流的时间有限,在进行短暂交流以后,便是迅速重新投入改善邺城环境的工作当中。

曹植对他们寄予厚望,他们深信跟着曹植一起努力将会有光明的未来,做起事来当然更加不遗余力!

即使没有曹植在旁边监工,他们还是保持着十分努力的样子。

所以曹植后来在验收由他们主持的修复工程时,咸淡相当满意。

民众在受灾以后本来是觉得日子将会越来越难熬。

谁知曹植主持安排妥当的善后工作让他们很快就能够搬进新家,并且重新恢复正常秩序。

崔琰在邺城因为下暴雨发大水的情况下,感觉曹植要玩不转了。

在崔琰看来,邺城发生这么大一件事情,曹植仅仅是十七岁的少年郎,恐怕吓都吓傻了。

因此崔琰觉得自己可以神气回来了。

因为当前邺城里学识最渊博的人就是自己。

曹植若无法主持大局,又不能马上请求曹操回邺城坐镇,那就只有向崔琰这样的老先生讨教。

崔琰都已经向他的夫人说出了心思,觉得曹植很快会低声下气来求自己协助解决邺城当前的问题了。

崔夫人一直对曹植颇有怨言。

由于曹植太过于优秀,每当崔琰制订策略对付曹植的时候总是以失败告终,这让崔琰总是不得安生。

崔琰心里不痛快,在崔夫人那里吐的苦水就多,这严重影响到崔夫人的心情。

崔夫人一直希望崔琰能够恢复到原来那么快乐。

没想到天公作美,下起暴雨考验曹植的管理才能。

看到崔琰胸有成竹的样子,崔夫人笑道:

“老爷,到时候你就可以吐气了。妾身以为,三公子他现在肯定特别后悔当初那样对待老爷对待我们崔家!”

接着崔琰和他的夫人开始热烈讨论,要决定将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曹植。

崔琰的意思当然是抻着曹植,看曹植还能怎么狂。

崔夫人的目光比崔琰更加短浅。

她听闻崔琰的打算,自然是跟着起哄,希望崔琰把曹植往死里整。

崔琰在和他的夫人达成一致以后,心情特别的爽快,所以派出眼线去邺城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打探消息。

崔琰所认为的情况竟然没有发生,曹植在灾情前面展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着冷静,还采取最坚决的行动肃清抢险救灾的障碍。

最可怕的是,曹植化不利为有力,把邺城受灾民众的心都收服了。

崔琰以为,假如从头到尾由自己来主持抢险救灾工作,根本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怪不得曹植不会来请教自己呢,原来对方早就有了非凡的预备,并且给曹丕来了一次釜底抽薪啊!

崔琰不敢想象,曹植就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郎,却如一位资深太守一般完成了关键时期的治理行动。

而且曹植在水利工程方面展现出来的能耐,更是令崔琰对他刮目相看了。

曹植安排的治理规划,让崔琰知道以后根本挑不出刺来。

在罢免原来的水利工程负责人的时候,曹植骂他们尸位素餐,辜负丞相对他们的信任,愧领俸禄愧对百姓!

事实上当时被罢免的人心里特别不服气。

因为他们完全是按照最为妥当的方式去安排邺城里的水利工程的。

人们私下里暗传曹植是和曹丕闹翻了,所以不管他们有错没错撤了再说。

谁叫他们原本是由曹丕安排上岗的呢?

人们觉得自己会被撤下来,就是因为曹植与曹丕争夺继承人被牺牲了。

不过刚刚被撤换下来时,他们还抱有侥幸心理。

他们觉得一旦曹植重新安排的新水利工程负责人难以胜任工作,曹植还是会拉下脸聘请他们重新回去打理水利工程方面的事务的。

可惜他们盼了好久,都没有盼到曹植找他们回归原来的岗位。

而且曹植向他们证明了应该怎么做才是合格的水利工程负责人。

在邺城的水利工程发生巨大变化,而这样的变化就是由曹植主导的情况让人们彻底了解以后,人们就不敢再质疑曹植了。

卞氏一直担心曹植的大动作会引起太多人的不满,她不时安排人手去探察民意,在得到非常不错的反馈以后,卞氏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曹植的表现太完美,又一次让卞氏重新认识了他。

想当初曹操要留下曹植守邺城的时候,卞氏还提了反对意见,觉得曹植太年轻镇不住场子。

现在看来,她确实没有曹操那么厉害的眼光,可以看出曹植未曾表现出来的本事。

卞氏觉得自己必须将邺城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汇报给曹操知道。

所以卞氏吩咐丫环掌灯磨墨,她则是铺开纸手握毛笔写起家书来。

……

曹操在许都把别有用心的“恶人”一个接一个揪出来处死,丝毫不给汉献帝的面子。

像他这种把皇帝当成傀儡的样子,当然引得朝野侧目。

但是曹操文武兼备,手握军权还对汉献帝有护驾保其性命之功,汉献帝即使心中对曹操再不爽,那也得忍着。

连皇帝都奈何不了曹操,就更别说别的文武官员了。

曹操的举止,对曹丕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示范。

曹丕暗暗期待将来自己有朝一日继承曹操的位置,到时候风光无限的人就是自己了。

但是一想到自己继承曹操位置的最大障碍是曹植,曹丕就感到有些要崩溃了。

“大公子,丞相请你去议事。”

正当曹丕在暗暗神伤如何对付曹植的时候,许褚来到他的临时府邸,对他传达了曹操的意思。

曹丕不禁一愣,心中也无法预测曹操找他有什么事。

半路上曹丕试着向许褚询问情况,却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

曹丕暗暗感慨,若是由曹植询问许褚,怕就不会是这种待遇了吧?

阅读三国之植掌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