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新明录

《轩辕新明录》

第三十七章 武公俊末日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撤军之日,北路军仍由刘国轩率领,押送吴氏、郭氏宗族、官员等上千人,从贵阳、常德前往武昌,然后再派人顺长江而下,将这批人送往南京等候处理。

南路军走来时的旧路,经由临安府回师。从昆明撤军回升龙的路上,项绍宽得到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滑稽消息:武公俊的军队始终未能突破李世屏的防守,现在还被阻挡在蒙自县。由于郑克臧之前有令在先,武军必须自行击败李世屏,否则军法处置,所以武军的将领不敢退兵,但又打不动李世屏的防守,一直在当地虚耗了近三个月时间。

郑克臧本想派人去让武军退兵算了,但吕宪华觉得,既然有了武军作战不利这个借口,正是消灭武公俊势力的好机会。武公俊虽然并不忠于莫氏朝廷,但毕竟是安南人,他的势力迟早也要铲除。

项绍宽认为吕宪华所说不错,于是派遣张云翼带领军队和侬绳英一起前往蒙自,以大明朝廷的名义敕封李世屏为世袭土县丞,并且将武军将领依“进军失期”的军法斩首,同时接管这批武军。

张云翼和侬绳英出发之后,大军继续前进,到红河渡口与洪羽会合,然后沿着红河向升龙进发。项绍宽、吕宪华、郑克臧三人商议,事已至此,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等船队经过宣光镇时,趁武公俊出城迎接劳军的机会,将他一举捉拿,带回升龙处置。这样一来,武氏在宣光镇的割据告终,也算大明送给莫敬光的一份厚礼。

事情一如三人所料。大军到达宣光镇时,武公俊果然带人到江边迎接劳军。项绍宽授意赵弘灿和洪羽各领一军,从两侧快速保卫武公俊的队伍,将武公俊和手下数百人全部抓获。然后让武公俊叫开城门,大军一拥而入。

宣光镇虽然是武氏经营六世的根据地,但因为黎氏曾经派兵进剿,后来又经历了黎莫易代的战乱,这一次还派兵参与云南攻略,实际上已经民生凋敝残破不堪。明军进驻之后,城中反而没有多少反抗。郑克臧命令贴出告示,告诉百姓明军只是剿灭武公俊一家,不会伤害其他人,稍后就会让莫氏朝廷派官员前来治理,百姓因此也就没有发生骚乱。

于是,大军就暂时在宣光镇休息,派人前往升龙向莫敬光告知此事,让他从速派人来接管。

在宣光镇住了两天,张云翼和侬绳英也带着军队前来会合,报告说,攻打蒙自的武军被轻易收服。这件事本来不是很容易办,武军兵力尚有四千人,但因为顿兵日久,武军厌战情绪浓郁,再加上李世屏接受朝廷册封之后,加入张云翼和侬绳英一方,武力占了绝对优势,武军基本也没有作什么反抗,便被张云翼收降。

郑克臧下令,将武军大部就地遣散,只留一千人守城。然后将武氏家族所有人带着上路,到升龙交给莫敬光处理。

莫敬光刚刚经历黎氏残部的叛乱,整个人情绪低落。这也难怪,莫氏为数不多的宗室之一莫敬璹身亡,使得五十多岁膝下无子的莫敬光开始需要为继承人犯愁。

郑克臧的大军班师,并且带来了宣光镇武氏覆灭的消息,令莫敬光为之一振,随即将武氏家族数百人全部处死。

郑克臧对莫敬光的这个举动大为惊讶,不过细想之下,又十分合理。莫朝复国之后,黎氏余党叛乱不断,一次比一次声势浩大,若不是明军在场再三镇压,莫敬光此刻就算不是身首异处也得要再次流亡大明了。

不过既然云南平定,大军也没必要在升龙长期停留,糜耗军饷。项绍宽和郑克臧商议留守的人选。留守之人必须长于军事,善于统兵,在军中深有威望,而且必须忠心于朝廷。但现在看来,要找一个完全符合条件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后再三权衡之下,决定留下曾养性作为明军总指挥,驻守兴化镇三江城,维持红河水路运输的畅通。曾养性的忠诚度不好判断,但前几项标准比较符合,而且明军留驻三江城,给养和弹药还需要从广州运送,基本上不用担心曾养性起异心。另外,再派陈大定率两千兵南下,协助父亲陈上川修建柴棍港。其余人克日班师回广州。

阅读轩辕新明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