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田开始的东汉生活

《从种田开始的东汉生活》

第二十三章 分居一时爽,追妻火葬场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瓒哥!这就是你说的炕吗?好暖和啊!”黄晟光着脚丫在扑了一层皮毛的炕上跳着,一边兴奋的叫道。

自从煤山被发现之后,公孙瓒各项计划的推进进度变快了很多。

煤在工业史和科技树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有了煤,至少意味着几件事,第一,你拥有了可以提供稳定高热的燃料,煤这东西根据状态和燃烧环境最多可以达到2000度左右的温度,当然那是在后世的高炉环境下。在现在的条件下,例如在土窑里,供氧充足的话煤的温度可以去到1200度左右,若是采用一定的结构,甚至可以高达1400度左右。

这样的温度意味着什么呢?举几个例子,烧陶器的温度一般在800-1200度之间,烧瓷器大多在1200度左右,个别会去到1400度,普通玻璃的烧制温度大概在800-1000度之间,若是澄清的玻璃液则需要1400左右,烧砖块的温度在900度左右,生铁在加入碳等催化剂的情况下熔化温度在1150度左右。

这意味着,在煤的加持下,很多需要高温条件下才能制造的产品现在已经具备了硬性条件。

当然,木炭也是可以做到这个温度的,至于为什么不用木炭,第一木炭是需要大量人工去烧制的,在现在的条件下人力本身就不足……好吧实际上挺足的,但是毕竟投入人力高粮食消耗就大,第二煤消耗量是远远小于木炭的,从成本上来讲煤更划算。

炼铁这一块也涉及了另一个问题,煤本身是不适合直接炼铁的,因为煤里面含有过多的杂质,像硫这一类的物质会直接影响成钢的质量,这就扯的比较远了,毕竟现在连铁矿石都没有,暂且不谈。

这个煤山属于露天煤矿,离最近的村落大概十六七里,距离上的确不成问题。煤矿上覆盖的表土大概只有四到六尺厚,有的地方直接就是露出一大块黑黑的煤,整个山上光秃秃的,寸草不生,估计这也是当初被公孙雹注意到的原因。

煤山高大概十余丈,面积只有五百余亩,旁边有濡水的支流流过,考虑到现有的采矿工艺,能利用的煤不算多,等把表层的煤矿采完之后,深挖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了。

在第一批煤拉回来之后,公孙瓒还收获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他召集了二十个铁匠,本意是想商议一下这批煤的用法,其中一个铁匠上来看了看装在竹编框里的煤块,上手挑拣了一番之后,皱眉道:“瓒哥儿,这些石墨是你买回来的么?什么价格?”

公孙瓒回道:“这些石墨刚从地里挖掘出来,怎么?”他本是顺嘴一答,说完之后觉得有点不对劲,愣了一下,随即大喜,拱手问道:“老丈可是识得此物?”

这铁匠名叫赖喜,五十有四,是公孙族里为数不多的老人之一,他个子不高,大概七尺出头,头发已经斑白,额头上刻印着刀劈斧凿一般的皱纹,颔下留着短须,亦是斑斑驳驳,和面容不匹配的是把衣物撑的鼓鼓囊囊的身躯,让他看起来精神矍铄。

赖喜赶忙侧身让开,拱手道:“当不得瓒哥儿老丈的称呼,老朽当年的确见过此物。这些石墨若是买来的,说不得老朽要去讨个公道,若是刚掘出来,那就不足为奇了。”

公孙瓒问道:“可是有问题?”

赖喜回道:“石墨挖掘出来之后,里边会夹杂了不少矸子。矸子色黑,比石墨略硬,难以燃烧,瓒哥儿第一次接触石墨,不认得很正常。想当年,老朽在工官里……”说着说着就转向了自己以往的辉煌经历。

工官就是地方上制造兵器的官方部门。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营工场,都具备大规模制造武器装备的能力,构成了庞大的军械生产体系。中央工场主要有若卢、考工、尚方、左弋、内官、寺工等。设在地方的官营工场称为工官,西汉时,地方工官直接隶属于中央的大司农,东汉时管理权下放到郡国。地方工官也担负军械生产任务。

公孙瓒叉手在旁边听着,甚至打发黄晟去端来一杯水,恭恭敬敬的递给赖喜,让他讲的更舒坦。

公孙瓒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他的优势在于比现在多了近两千年的见识,以及超前的意识认知和资源认知,而他的劣势在于很多地方都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煤矿,会伴生大量的矸石,若是不经过选煤就直接使用的话,将会大大降低燃烧效率,这一点若不是赖喜提出来,他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才会认识到。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对人才就要抱着尊敬的态度,这是公孙瓒的认知。

赖喜大抵是年纪大了,他孤身一人来到公孙族里,妻儿都死于逃难中,平日里为了大家都为了生存奔波劳碌,哪有机会逮着人一顿唠嗑?

再加上公孙瓒是公孙雷的儿子,主持了肥料制造,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这样的人亲手递水,叉手恭听,让赖喜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一时忘形就唠唠叨叨了近一刻钟。

公孙瓒终于忍不住了,他看了一眼旁边昏昏欲睡的黄晟,狠狠的踩了黄晟的脚。黄晟一惊,吃痛之下忍不住大叫了一声,赖喜吓了一跳,停了话头看过来。

公孙瓒赶紧趁机说道:“老丈,小子无知,只道这石墨挖出来就可以用,却不查里面有如此多的门道。若老丈不弃,小子请老丈主持族里的石墨生产工程,老丈意下如何?”

赖喜连忙摆手,道:“当不得当不得,老朽只是白身,当不得如此重任!”

公孙瓒不由他分说,对旁边单腿站立,揉着脚的黄晟道:“小晟,去把族长请来!”他没用阿翁的叫法,而是用了族长,这就是要走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套路了。

黄晟幽怨地看了一眼公孙瓒,飞奔去了,不多时,公孙雷赶到,劈头问道:“小晟说发现了一名大才!何在?”

公孙瓒把赖喜往上一推——他推的时候才发现赖喜一身鼓鼓囊囊的全是肌肉,这一推差点没把自己推个屁股墩儿,还是赖喜赶紧走了一步,他才避免了摔跤的厄运——道:“族长,就是他!”

公孙雷上下打量了一下赖喜,一巴掌拍在赖喜肩膀上,大笑道:“好!老丈看着就很有精神,此事我已交由瓒儿处理,老丈听瓒儿的便是!”

公孙瓒在赖喜身后冒头,道:“族长,我想让老丈主持族里的石墨生产工程!”

公孙雷大手一挥:“此事已交给你,你决定便是!”

赖喜还没反应过来,自己怎么就变成主持工作的了?在公孙雷面前他可不敢自称老朽,开口道:“小老儿……”

“诶!老丈不必多言!我还有诸多事务要处理,便先去了,瓒儿,安排好老丈的工作!”公孙雷又是一拍赖喜的肩膀,力气之大,公孙瓒都感觉到劲风扑面而来。说完之后,公孙雷向公孙瓒使了个眼色,风风火火的快步走了。

赖喜一脸呆滞,事情发生得太快,他脑子有点跟不上。他呆呆的站在原地,右手抚摸着刚刚被公孙雷拍过的左肩,默然不语。

公孙瓒以为他被公孙雷拍出了啥问题,赶紧转到正面,刚想开口,就看到豆大的眼泪从赖喜眼眶中流出,顺着他布满皱纹的脸颊流下来。

赖喜擦了擦眼泪,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沉闷的声音从他垂向地面的口中传出:“老朽……不,小老儿逃难之时,妻儿都被东胡所杀,小老儿孤身一人到此,本想孤独终老,蒙族长与瓒哥儿不弃,小老儿豁出命去也要把这件事办好!”

公孙瓒赶紧上去扶赖喜,却哪里扶的动?他招呼周围的铁匠把赖喜架了起来,赖喜看着有点激动过度,腿都软了,要不是周围的铁匠扶着,怕是要直接摔到地上。

公孙瓒上前,沉声道:“吾不需老丈豁出命去,相反,吾需要老丈好好保重身体,石墨是公孙族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此事既交由老丈,吾再放心不过,若老丈身体抱恙,又有何人可担此大任?”

说完,他环视了一眼周围,铁匠们都带着羡慕的表情,于是他又道:“汝等不必多虑,吾这里不谈身份,只谈才能,若是汝等有特长或者贡献,吾自会量功行赏。”

此言一出,铁匠们笑逐颜开。

后世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情感,在汉代,或者说在我国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人民分为四民,即“士、农、工、商”。“四民”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其文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士一开始指的是军士,后来逐渐被“仕”,也就是统治阶级所替代,其余三民地位一开始是等同的,周朝开始,逐渐抑制商人,自汉代后,商人地位就变为了四民最低,如《汉书》中就主张道:“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田,犹贱卖以贾……驱民而归之家,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

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样大幅度降低了工匠的地位,各级工官的官吏皆不是匠人担任,而是由读书人担任,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工匠不但没办法谋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国家一旦有需求,例如打造兵器,建造宫殿等,都需征发工匠,做得不好惩罚相当严重。所以此时公孙瓒拔擢赖喜,承诺工匠按功行赏,虽然不是正式的官职,但也体现了足够的尊重,不由得长期受到压迫的工匠们不感动。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开煤矿有赖喜提供技术支持,公孙瓒提供管理经验,产量提高得很快。

公孙瓒同时提出了蜂窝煤的造法,听铁匠们说了待遇的木匠们积极性高涨,很快就把模具做出来了,按照两分煤一分粘土的比例,定型的蜂窝煤晒个几天,就可以正式使用。

恰好阴干的土砖也出来了一批,送入土窑,封窑煅烧了几天,自然冷却拿出之后就得到了红砖。

公孙瓒本来打算造青砖,但是用水冷却窑子这一步需要大量的实践,冷却快了,砖会开裂,冷却慢了,出来的还是红砖,试了两窑也就放弃了。

红砖出来之后,按照公孙瓒竹简上的图示,木匠和石匠们通力合作,在甲村中造出了第一栋带有真正意义上的炕的住房。

公孙瓒作为项目的发起人和管理人,第一时间带了黄晟去体验新炕。在屋后的炉灶里烧煤,热气顺着烟道流过石板,把石板加热之后,热气在通过黄土层,最后上升到砖层,隔着铺在炕上的皮毛,热量不断向整个屋子散发,燃烧产生的废气一丝一毫都没有流进屋子,而是顺着烟道流进火墙,贡献了最后的热量之后沿着烟囱排了出去。

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公孙雷后来带着黄氏进去体验了一晚,第二日精神抖擞,当场奖励了参与的木匠和石匠一人两件皮毛,顺带一提,这些皮毛依然来自公孙族第一队的狩猎所得,为此公孙珏和公孙瓒送了公孙雷好几天的白眼。

重新铺设了皮毛之后,这间房子变成了公孙族的样板间,哪怕每个人只能进去体验一刻钟,人流依然络绎不绝。体验过后的村民们积极性大增,各项工程的采集进度都大大加快,在年前基本完成了对公孙族内各村庄的房子改造工程。

这段时间里,各个工匠赚得盆满钵满,据说有几个工匠还因此喜结良缘,不用一个人孤独的过年了,可喜可贺。

在忙忙碌碌的气氛中,公孙瓒迎来了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的第八个春节。

这个春节有点特殊,因为公孙瓒是自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回到公孙族内过春节。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腊月二十四,大扫除,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的准备祭祀的仪式和物件。大年三十,公孙族四十余人在公孙雷的带领下,去到甲村中公孙族的祠堂,跪拜,叩首,献上祭品,祭祀祖先,黄氏首次作为公孙雷的正妻,位列公孙雷身后。在黄氏的坚持下,黄晟也在公孙瓒旁边,一同参与了公孙族的祭祀典礼。

祭祀结束之后,公孙雷作为族长,开始接受全族和全村人的贺年,先是公孙霖带着妻子和公孙范上来,口称大兄和兄姊,接下来是公孙雹和公孙越,公孙雹妻子早逝,这些年没有续弦,也就只有他们俩人。

长辈们拜完年后,公孙珏带着公孙瓒和黄晟再依次给长辈贺年,其中公孙瓒的贺年辞让大家眼界大开,什么恭喜发财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啊,家庭和睦啊,不一而足。

忙忙碌碌了一天,到了晚上,公孙家族一齐吃了顿年夜饭,公孙雷干了一杯酒,环顾四周,长叹道:“可惜四弟身在凉州,今年也未能团聚。”

旁边黄氏温柔的给公孙雷添了满杯,公孙霖见状举杯道:“大哥,四弟留在军中,乃是他的夙愿,我等身为兄长,应该祝福才是。今夜是除夕夜,我与三弟祝大哥和嫂子,那个啥来着?“

他看了一眼公孙瓒,公孙瓒无声的做着口型,公孙霖跟着念出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早生贵子,三年抱俩!”

说完公孙霖和公孙雹与公孙雷碰杯,黄氏满脸娇羞,却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欢喜,举杯与公孙兄弟碰了,一齐干杯,杯子放下之后脸上多了红晕,明艳动人。

公孙瓒看着大人们在觥筹交错,无聊的在一边和黄晟说些有的没的。公孙珏偷偷拿了两杯酒过来,递给他们俩。公孙瓒闻了一下,酒味相当的淡,于是同公孙珏,黄晟碰了一下杯,一口干了,咂巴两下,眼中炯炯有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到了年初一,公孙雷带了公孙珏去各个村子巡视,公孙瓒则是和义从队一起玩耍。

王小大带了好几根爆竹,跟马呈等人分了,这时候的所谓爆竹,其实就是一个带节的竹子,扔进火里烧的噼里啪啦作响,取吓唬年兽之意。

王小大和马呈带着小伙伴们围了火堆,听着爆竹声,每爆开一声,大家就一齐嘿嘿嘿傻笑。

边上,公孙越拿着一枚竹简,苦苦思索着公孙瓒刚布置的煤矿采集过程优化问题,公孙范正在和范营吹牛逼,黄晟把玩着赖喜送给他的小锤子,似乎想敲点什么试试。

这一切在公孙瓒看来都是充满生机的,他打从心里的希望以后每年都可以看到这些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做大事。

晚上,公孙雷一家人在新搬的房子里吃新年的第一顿饭。公孙雷看着五口人齐齐整整地坐着,感叹道:“还是一家齐聚的好啊!”他夹了一筷子白菜,放到黄氏的碗里,道:“婉儿,不如……搬回来吧!”

黄氏浑身一抖,不可置信的看了公孙雷一眼,又看向了公孙珏和公孙瓒。

公孙珏和公孙瓒眼观鼻,鼻观心,低头不语。

阅读从种田开始的东汉生活最新章节 请关注盘古小说网(www.lawace.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